[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考生身份生物識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63341.2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800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馬磊;趙小樸;項慶敏;李連偉;王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山大鷗瑪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劉曉政 |
| 地址: | 250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考生 身份 生物 識別 裝置 | ||
1.一種多功能考生身份生物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處理器模塊、LCD模塊、觸摸屏模塊、攝像頭模塊、指靜脈模塊、WIFI藍牙模塊;所述LCD模塊、觸摸屏模塊、攝像頭模塊、指靜脈模塊、WIFI藍牙模塊分別與處理器模塊電連接;
所述處理器模塊包括芯片U1、電阻R8、電阻R9、電阻R10、保險絲F1;
所述芯片U1的15腳、20腳、32~36腳、49腳、65腳、76腳、81腳、111腳、114腳、117腳分別接地;芯片U1的77腳串接電阻R9,芯片U1的78腳串接電阻R10,芯片U1的80腳串接電阻R8,芯片U1的25腳串接保險絲F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考生身份生物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LCD模塊包括芯片J1、芯片U4;
芯片J1的LCD-RST腳連接到芯片U1的99腳,芯片J1的LCD-DE腳連接到芯片U1的79腳,芯片J1的差分信號線DSI-D0P、DSI-D0N、DSI-CKP,DSI-CKN、DSI-D1P、DSI-D1N、DSI-D2P、DSI-D2N、DSI-D3P,DSI-D3N分別接到芯片U1的66到75腳,芯片J1的2腳和3腳分別串聯電阻R57和電阻R61之后接到VCC-LCD;
芯片U4的1腳接二極管D4的陽極,二極管D4的陰極接并聯的濾波電容C16、濾波電容C17之后連接到芯片J1的9腳,芯片U4的5腳接到二極管D4的陰極;芯片U4的3腳接限流電阻R58然后接電阻R60,再連接芯片J1的8腳;芯片U4的3腳的另一條通路是串聯電阻R66、并聯電容C18,再串聯電阻R65、接上拉電阻R62,再連接芯片U1的134腳;芯片U4的4腳LCD-BL-EN接到芯片U1的98腳,芯片U4的6腳連電源LCD_PS、并用、電容C14和、電容C15濾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考生身份生物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觸摸屏模塊包括芯片J2;所述芯片J2的1腳接地,芯片J2的2腳TP-SDA和3腳TP-SCK分別連接芯片U1的1腳和2腳;芯片J2的4腳接VCC-3V0,芯片J2的5腳TP-INT連接到芯片U1的153腳;芯片J2的6腳TP-RST接下拉電阻R64、限流電阻R63后連接到芯片U1的133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考生身份生物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攝像頭模塊包括芯片CON1;
所述芯片CON1的19腳CSI-D0連接到芯片U1的56腳,芯片CON1的21腳CSI-D1連接到芯片U1的55腳,芯片CON1的22腳CSI-D2連接到芯片U1的58腳,芯片CON1的20腳CSI-D3連接到芯片U1的57腳,芯片CON1的18腳CSI-D4連接到芯片U1的60腳,芯片CON1的16腳CSI-D5連接到芯片U1的59腳,芯片CON1的14腳CSI-D6連接到芯片U1的62腳,芯片CON1的12腳CSI-D7連接到芯片U1的61腳;芯片CON1的3腳CSI-SDA和5腳CSI-SCK分別連接到芯片U1的63和64腳;芯片CON1的6腳CSI-RST-F連接到芯片U1的51腳,同時接有上拉電阻R14;芯片CON1的8腳CSI-STBY-F連接到芯片U1的52腳,同時接有下拉電阻R18;芯片CON1的13腳CSI-MCLK接限流電阻R7,然后接芯片U1的48腳;芯片CON1的17腳CSI-PCLK接限流電阻R25后接芯片U1的50腳;芯片CON1的1腳懸空,芯片CON1的2腳和15腳接地;芯片CON1的4腳接電阻R11后接DOVDD-CSI,芯片CON1的7腳CSI-VSYNC接芯片U1的46腳,芯片CON1的9腳CSI-HSYNC接芯片U1的47腳;芯片CON1的10腳串連電阻R22后到DVDD1V8-CSI,芯片CON1的11腳接DOVDD-CSI;DOVDD-CSI接電容C3,DVDD1V8-CSI接電容C8,DOVDD-CSI接電容C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考生身份生物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指靜脈模塊包括芯片P7;
所述芯片P7的3腳D+連接到芯片U1的113腳,芯片P7的4腳連接到芯片U1的112腳;芯片P7的1腳接電源USB-5V,并接電容C64;芯片P7的4腳接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考生身份生物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WIFI藍牙模塊包括芯片U12、芯片U13、晶振X2、晶振X3和天線J4;
所述芯片U12的WL-SDIO-D0~D3腳分別連接芯片U1的143~146腳,并分別接有上拉電阻R136、R135、R140、R139;芯片U12的WL-SDIO-CMD腳連接芯片U1的141腳,且接有上拉電阻R137;芯片U12的WL-SDIO-CLK腳串聯電阻R143后連接芯片U1的142腳;芯片U12的WL-PMU-EN腳連接芯片U1的108腳且接有下拉電阻R135;芯片U12的WL-WAKE-AP腳連接芯片U1的107腳;芯片U12的AP-UART2-RX腳連接芯片U1的127腳;芯片U12的AP-UART2-TX腳連接芯片U1的128腳,芯片U12的AP-UART2-CTS腳連接芯片U1的129腳,芯片U12的AP-UART2-RTS腳連接芯片U1的130腳,芯片U12的BT-RST-N腳連接芯片U1的101腳,芯片U12的BT-WAKE-AP腳連接芯片U1的100腳;芯片U12的BT-WAKE-BT腳連接芯片U1的106腳且接有下拉電阻R131;芯片U12的單獨接地引腳:1腳、3腳、20腳、31腳、33腳、36腳;芯片U12的9腳一方面接電阻R133到電源VCC-WIFIBT,另一方面接電阻R132到芯片U1的23和24腳;芯片U12的2腳串聯電容C70,再串入電阻R134,最后接到天線J4;芯片U12的21腳和23腳之間串有電感L3,且在23腳這端接電容C75和C76;芯片U12的24腳串聯電阻R144之后接到電源VCC-WIFIBT;
晶振X3的1腳接電阻R147后到電源VCC-WIFIBT,晶振X3的4腳接電源VCC-WIFIBT并用電容C77去耦,晶振X3的2腳接地,晶振X3的3腳接芯片U12的24腳;
芯片U12的第25腳PG13接芯片U1的5腳,芯片U12的26腳PG11接芯片U1的135腳,芯片U12的27腳PG12接芯片U1的3腳,芯片U12的28腳AP-WAKE-BB接芯片U1的136腳;芯片U12的29腳串聯電阻R145接到電源VCC-WIFIBT;
芯片U12的30腳MCLK-IN接芯片U13的6腳,芯片U13的1腳和4腳連接,芯片U13的2腳接地,芯片U13的3腳和4腳之間串電阻R142,芯片U13的5腳串電阻R141接到電源VCC-WIFIBT;
晶振X2的1腳接芯片U13的4腳,晶振X2的2腳接芯片U13的3腳,且晶振X2的1腳和2腳分別接諧振電容C73和C74,晶振X2的3腳懸空,晶振X2的4腳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山大鷗瑪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山大鷗瑪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6334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