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靜態(tài)泄漏的長針閥孔板式電控噴油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061092.3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769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范立云;彭文博;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M51/06 | 分類號: | F02M51/06;F02M61/10;F02M61/16;F02M6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qū)***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靜態(tài) 泄漏 長針閥孔 板式 噴油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電磁控制噴油器,具體地說是高壓共軌電磁控制噴油器。
背景技術
為滿足柴油機日益提高的性能指標與排放法規(guī),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將高壓共軌系統(tǒng)實際應用到柴油機上,依靠高壓共軌系統(tǒng)自身的優(yōu)良特性,即噴射壓力產(chǎn)生和噴射過程分開、能夠精確地柔性控制噴油量和噴油正時。來提高柴油機的經(jīng)濟性、排放特性等性能,高壓共軌系統(tǒng)已然成為燃油噴射領域中的關鍵技術,受到業(yè)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在裝配有高壓共軌系統(tǒng)的柴油機的實際工作過程中,高壓共軌系統(tǒng)部件中的電控噴油器存在燃油泄漏的缺點,燃油泄漏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由電控噴油器用于向缸內噴射的燃油因各耦件之間的配合間隙而泄漏出去即燃油的靜態(tài)泄漏,另一部分是在電控噴油器工作過程中進入噴油器的高壓燃油不參與向缸內噴射,經(jīng)過低壓油道直接返回到低壓燃油箱導致泄漏出去即燃油的動態(tài)泄漏,實際工作中燃油的泄漏造成了高壓燃油的浪費、額外增加了高壓油泵的功耗、降低噴油壓力,同時對噴油裝置工作的穩(wěn)定性有一定的影響。此外,電控噴油器部件中的針閥需在缸內燃油的滯燃期內緩慢開啟,合理控制在燃燒前期噴入氣缸的燃油量,避免氣缸內最高燃燒溫度過高,從而有效地降低柴油機NOX排放和燃油消耗率。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油動態(tài)泄漏量小的一種無靜態(tài)泄漏的長針閥孔板式電控噴油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無靜態(tài)泄漏的長針閥孔板式電控噴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噴油器體、電磁閥組件、電磁閥座、中間塊、控制板、限位套、長針閥、噴嘴,電磁閥組件、電磁閥座、中間塊、限位套、噴嘴自上而下安裝在噴油器體里,噴油器體里設置主油道;
所述電磁閥組件包括電磁閥體、控制閥桿,電磁閥座設置在電磁閥體下方,電磁閥座和電磁閥體之間形成銜鐵腔,銜鐵腔里設置銜鐵,電磁閥體里設置鐵芯,鐵芯里纏繞線圈,控制閥桿與銜鐵固連,控制閥桿的上端位于鐵芯里,控制閥桿的下端位于電磁閥座里,控制閥桿的頂部與其上方的鐵芯之間設置閥桿復位彈簧,控制閥桿的中部與電磁閥座之間形成控制閥桿上腔;
電磁閥座下方的中間塊里設置分別設置低壓油道、中間油道、輸油道,平衡閥桿的下端與電磁閥座以及中間塊之間形成連接油道,低壓油道連通低壓燃油箱,中間油道連通連接油道;
限位套里安裝控制板,控制板里設置出油量孔,控制板與其外側的限位套之間形成環(huán)形側面油道,中間塊下端面與控制板之間分別形成環(huán)形進油量孔和中間孔,長針閥的上端位于限位套里,長針閥的頂部與控制板之間安裝控制板復位彈簧,長針閥的下端伸入噴嘴里,控制板、限位套以及長針閥之間形成控制腔,環(huán)形進油量孔連通輸油道,中間孔分別連通中間油道和出油量孔,控制腔分別連通出油量孔和環(huán)形側面油道,長針閥上設置凸起,長針閥的凸起與限位套之間安裝長針閥復位彈簧,長針閥與噴油器體之間形成油腔,長針閥與噴嘴之間形成長針閥油腔,長針閥上分別設置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油腔分別連通主油道、輸油道以及第一油路,長針閥油腔分別連通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
噴嘴里設置盛油槽,噴嘴的端部設置噴孔,長針閥與噴孔配合控制噴孔與盛油槽的連通或斷開,盛油槽連通第二油路。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
1、線圈未通電時,控制閥桿被壓在中間塊上,控制閥桿上腔與連接油道相通,低壓油道與中間油道以及連接油道斷開,長針閥堵住噴孔;線圈通電后,控制閥桿隨銜鐵向上運動,控制閥桿上腔與連接油道斷開,低壓油道與連接油道、中間油道相通,控制腔內的燃油經(jīng)出油量孔、中間油道、連接油道進入到低壓油道,長針閥抬起,噴孔噴油。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勢在于:本實用新型在噴油器體內部設計有油腔,油腔內部全部由高壓燃油充滿,使得針閥耦件上下兩端均處在高壓環(huán)境中,上下兩端壓差近似為零,避免了電控噴油器由內部耦件之間配合間隙的存在造成的燃油泄漏,實現(xiàn)了燃油的無靜態(tài)泄漏,進而降低了油泵的功耗、提高了裝置工作的穩(wěn)定性,改善了噴油特性。在控制腔中設計有控制板,控制腔泄油前期控制板關閉中間塊上的環(huán)形進油量孔,能夠有效減少電控噴油器實際工作時產(chǎn)生的動態(tài)燃油泄漏量,從而降低燃油損耗、有效提高共軌管中的噴油壓力。此外,控制板結構的設計,使得控制腔燃油壓力下降緩慢,導致長針閥在燃油滯燃期內緩慢開啟,合理控制在滯燃期內噴入氣缸的燃油量,避免缸內最高燃燒溫度過高,從而降低了柴油機的NOX排放與燃油消耗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jīng)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6109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