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61036.X | 申請日: | 2017-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909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居文鐘;楊濤;尹彥勛;王琳;張玉惠;李續;楊健;陳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居文鐘 |
| 主分類號: | C02F7/00 | 分類號: | C02F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王蘊華 |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然 水體 水生 養殖 攪拌 軟管 微孔 曝氣器 | ||
1.一種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軟管微孔曝氣器主體及附著其上使其沉入所述水體底部的配重物,所述軟管微孔曝氣器主體是由若干軟管微孔曝氣單元串接構成,所述軟管微孔曝氣單元設有一根主送氣軟管,沿所述主送氣軟管長度方向在管壁上均布設置若干閥孔,在所述閥孔上密封安裝單向分氣閥,在各單向分氣閥外側套裝其套筒壁上均布若干微孔的柔性微孔薄膜套筒,在所述柔性微孔薄膜套筒外側套裝柔性網狀護套,所述柔性微孔薄膜套筒與柔性網狀護套的兩端分別通過鎖緊套密封安裝在主送氣軟管上,形成基于單向分氣閥的微孔曝氣頭;在所述主送氣軟管兩端固連用于軟管微孔曝氣單元串接的快速接頭的管端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分氣閥是由頂底通透的圓筒形閥體和從其頂部插入圓筒中并可上下浮動的蘑菇狀活塞構成,所述圓筒形閥體頂部帶有環周外緣,所述環周外緣頂面與蘑菇狀活塞的頂面圓滑連接形成外凸曲面,所述圓筒形閥體以靜配合插入所述閥孔中,并通過其環周外緣定位在所述主送氣軟管上;所述主送氣軟管內徑為25-60mm,所述圓筒形閥體內徑是所述主送氣軟管內徑的1/30~1/2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圓筒形閥體外側環周設有多個倒鋸齒截面的環形卡棱。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微孔薄膜套筒上的微孔直徑為0.12-0.18mm,微孔間距為4-8mm,柔性微孔薄膜套筒壁厚為0.2-0.5mm,其材質為橡膠或塑料,柔性微孔薄膜套筒與主送氣軟管間的間隙為5-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網狀護套采用尼龍或塑料編織網。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套采用尼龍綁扣。
7.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物為一根鐵鏈,所述鐵鏈與所述軟管微孔曝氣器主體平行靠攏設置,并通過若干卡箍固定為一體。
8.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然水體與水生養殖水體充氧、攪拌用軟管微孔曝氣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送氣軟管管壁上開設3-6個閥孔,相鄰閥孔的間距為0.6-1.2m,主送氣軟管采用高壓橡膠管或鋼絲膠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居文鐘,未經居文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6103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深水曝氣機的導撥結構
- 下一篇:切削液廢液凈化循環節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