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蒸氨平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58548.0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04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戴華勇;何水;郭珊;蔣冬林;彭國樑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5/02 | 分類號: | B01D4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蒸氨平衡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負壓蒸氨系統中,如圖1所示含氨不凝氣體從進氣口4進入,在氣液分離器1中氣液分離,氣體在真空泵作用下從出氣口5排出,液體(氨氣及水蒸氣的混合物,稱之為濃氨水)在重力作用下經槽管線3進入下層的濃氨水槽2,作為產品外發。由于操作不當(如壓力或溫度波動過大)或濃氨水槽中銨鹽等雜質影響,氣液分離器1里的濃氨水經槽管線3時極易堵塞,濃氨水存積于氣液分離器中1下不來,最后進入真空管線引起系統停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蒸氨平衡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負壓蒸氨系統氣液分離器中液體不能自流進濃氨水槽,進而引起的系統停產問題。
本實用新型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蒸氨平衡裝置,包括氣液分離器、濃氨水槽、槽管線和真空管線,所述氣液分離器底部通過槽管線連接至濃氨水槽,所述槽管線上由氣液分離器至濃氨水槽方向依次設有第一開關閥、第二開關閥和第三開關閥,所述氣液分離器上接有真空管接口,所述第二開關閥和第三開關閥之間的槽管線上設有真空管線,所述真空管線連接至真空管接口;所述真空管線上由真空管接口至槽管線方向上依次設有第四開關閥和第五開關閥,所述第四開關閥和第五開關閥之間的真空管線上接有蒸汽出管,所述蒸汽出管上設有第六開關閥;所述第一開關閥和第二開關閥之間的槽管線上設有蒸汽進管,所述蒸汽進管上設有第七開關閥。
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利用系統自身負壓,通過閥門操控解決氣液分離器中液體不能自流進濃氨水槽,進而引起系統停產問題,其結構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2所示一種蒸氨平衡裝置,包括氣液分離器1、濃氨水槽2、槽管線3和真空管線6,所述氣液分離器1底部通過槽管線3連接至濃氨水槽2,所述槽管線3上由氣液分離器1至濃氨水槽2方向依次設有第一開關閥10、第二開關閥11和第三開關閥12,所述氣液分離器1上接有真空管接口8,所述第二開關閥11和第三開關閥12之間的槽管線3上設有真空管線6,所述真空管線連接至真空管接口8;所述真空管線6上由真空管接口8至槽管線3方向上依次設有第四開關閥16和第五開關閥14,所述第四開關閥16和第五開關閥14之間的真空管線6上接有蒸汽出管7,所述蒸汽出管7上設有第六開關閥15;所述第一開關閥10和第二開關閥11之間的槽管線3上設有蒸汽進管9,所述蒸汽進管9上設有第七開關閥13。
本實用新型中管道堵塞后,關閉圖2中第一開關閥10、第三開關閥12,開啟第二開關閥11、第五開關閥14、第六開關閥15,之后打開與蒸汽進管9上的第七開關閥13通入蒸汽,將第二開關閥11、第五開關閥14、第六開關閥15沿線的管線掃通,見蒸汽出管7末端現大量冒汽后,關閉第六開關閥15,打開第四開關閥16,利用氣液分離器中真空泵的吸力將平衡管抽成真空,此時,第一開關閥10后壓力與氣液分離器頂部壓力一致,達到平衡。這時,打開第一開關閥10、第三開關閥12,再關閉第七開關閥13、第五開關閥14、第四開關閥16,濃氨水就可以流入濃氨水槽2,操作完成,系統恢復正常。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585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真空氣液分離器
- 下一篇:改進的生物質顆粒制粒機風冷除塵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