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有刻溝的雙路進油諧振旁通式電控噴油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056296.8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34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范立云;劉鵬;丁宇;宋恩哲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M47/02 | 分類號: | F02M47/02;F02M51/06;F02M61/10;F02M61/18;F02M6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qū)***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帶有 雙路進油 諧振 通式 噴油器 | ||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發(fā)動機噴油裝置。
背景技術(shù)
高速電磁閥式噴油器借助控制器實現(xiàn)復雜的噴油規(guī)律,其具有響應快,控制精度高,控制策略靈活和工作性能可靠的優(yōu)點。但隨著目前燃油噴射器內(nèi)的噴油壓力逐步提高,噴油器性能也受到各方面的考驗:噴油器在不噴油的情況下存在靜態(tài)泄漏的狀況;兩位兩通閥的形式的動態(tài)回油量較大,影響燃油利用率;噴射初期,噴油速率過大造成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增加,而噴射結(jié)束,控制腔單路進油,建壓速度慢,使得斷油不迅速,造成顆粒物排放上升;針閥運動和燃油噴射會激起水擊壓力波,造成各容積腔的燃油壓力變化;在大油量噴射時,噴油器的噴油過程可能影響共軌壓力的波動,使得各缸噴油過程穩(wěn)定性和均勻性下降。隨著噴油器工作的逐漸增高,流速加快,噴油器內(nèi)空穴和穴蝕程度明顯加強,噴油器可靠性下降。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響應特性快,燃油壓力波動小,能實現(xiàn)先緩后急的噴油速率時間歷程曲線、無靜態(tài)泄漏功能和降低穴蝕的一種帶有刻溝的雙路進油諧振旁通式電控噴油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刻溝的雙路進油諧振旁通式電控噴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噴油器頭、噴油器體、限流閥組件、電磁閥組件、針閥組件、針閥座、噴嘴、下行高壓油路,噴油器頭安裝在噴油器體上方,噴油器頭內(nèi)部設置主進油孔,噴油器體內(nèi)部設置蓄壓腔,主進油孔與蓄壓腔相通,限流閥組件設置在蓄壓腔里,噴油器體下端依次安裝電磁閥組件、針閥組件、針閥座,緊帽位于電磁閥組件、針閥組件、針閥座外部,緊帽的上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噴油器體下端部相連;
所述限流閥組件包括限位彈簧座、限流活塞、球閥復位彈簧座、支撐控制滑塊,限位彈簧座、限流活塞、球閥復位彈簧座自上而下布置,限位彈簧座與限流活塞之間安裝阻尼彈簧,支撐控制滑塊安裝在球閥復位彈簧座里,支撐控制滑塊的上端與限流活塞之間設置球閥,支撐控制滑塊的下端與其下方的球閥復位彈簧座之間安裝球閥復位彈簧,限流活塞里設置活塞盲孔和限流孔,支撐控制滑塊里設置軸向中心通孔,球閥復位彈簧座里設置諧振通孔和諧振節(jié)流孔,球閥復位彈簧座與其下方的噴油器體之間設置過渡油腔,活塞盲孔連通蓄壓腔和限流孔,限流孔與軸向中心通孔在球閥的控制下連通或斷開,諧振通孔和諧振節(jié)流孔均連通軸向中心通孔和過渡油腔;
所述電磁閥組件包括電磁鐵、線圈、銜鐵、平衡閥桿、閥座、中間塊,電磁鐵上纏繞線圈,電磁鐵上方設置電磁閥復位彈簧座,電磁鐵下方設置銜鐵,銜鐵與電磁閥復位彈簧座之間設置電磁閥復位彈簧,平衡閥桿位于閥座里,平衡閥桿上端部與銜鐵固連,中間塊設置在閥座下方,平衡閥桿的中部與閥座之間形成平衡閥桿上腔,平衡閥桿的下端部、閥座以及中間塊之間形成平衡閥桿下腔,閥座里設置上行進油孔,中間塊里設置回油孔、中間油道、中間節(jié)流孔,上行油孔連通平衡閥桿上腔,中間節(jié)流孔分別連通中間油道和平衡閥桿下腔,回油孔在平衡閥桿的控制下與中間節(jié)流孔和油箱連通或斷開;
所述針閥組件包括針閥限位套、控制滑塊、針閥體,控制滑塊位于針閥限位套里,針閥體的上部分位于針閥限位套里,針閥體的下部分位于針閥座里,控制滑塊與針閥體之間形成控制腔,控制腔里設置控制滑塊復位彈簧,針閥體中部設置凸起部分,凸起部分與其上方的針閥限位套之間設置針閥復位彈簧,控制滑塊的上端面設置中間腔,控制滑塊里設置進油孔、控制滑塊通孔、旁通油路,進油孔通過進油節(jié)流孔連通中間腔,控制滑塊通孔分別連通中間腔和控制腔,旁通油路連通控制腔,針閥體與針閥座之間形成盛油槽;
所述噴嘴包括噴孔和刻溝,噴孔加工于針閥座上,刻溝設置與長針閥下端部表面上;
中間油道連通中間腔,下行高壓油路的上端連通過渡油腔,經(jīng)噴油器體、閥座、中間塊、針閥限位套、針閥座連通盛油槽,上行進油孔連通下行高壓油路。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
1、所述刻溝具體位于長針閥落座時形成的密封錐面和針閥體下端部之間,刻溝的數(shù)目為噴孔數(shù)目的整數(shù)倍,刻溝的深度為微米級。
2、噴孔噴油時,過渡油腔的燃油壓力下降,限流活塞、球閥、支撐滑塊整體向下位移,且球閥未落座在球閥復位彈簧座上,限流孔與軸向中心通孔相通;當噴孔流出的燃油質(zhì)量超過閾值時,限流活塞壓緊球閥并使其落座于球閥復位彈簧座,限流孔與軸向中心通孔斷開;噴孔停止噴油時,在球閥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限流活塞、球閥和支撐滑塊整體恢復到初始位置;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jīng)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56296.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