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能和波浪能集成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51275.7 | 申請日: | 2017-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191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世明;楊志乾;田園;申玉;田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3D9/11 | 分類號: | F03D9/11;F03D13/25;F03B1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13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能 波浪 集成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風能和波浪能集成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面積有300多萬平方公里,在不同海區都蘊藏著潛力巨大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溫差能、海水鹽差能,以及更廣義海洋上空的風能、海洋表面的太陽能以及海洋生物質能等。海洋能具有蘊藏量大、可再生性強、環境影響小及穩定性差、造價高等特點。從能量密度上看,波浪能是風能的4~30倍,全世界波浪能的技術允許利用功率為64億千瓦,約為目前全世界所有發電機容量的二倍。據調查統計,我國沿海波浪能理論平均功率約1285萬kW,潮流能理論平均功率1394萬kW,海上風能平均功率2179萬kW,大洋的各種海洋能資源則更為豐富。這些資源的90%以上分布在常規能源嚴重缺乏的華東滬浙閩沿岸。中國大陸沿岸和海島附近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能資源,總蘊藏量約為8億多千瓦,目前尚未得到開發利用。開展海洋潮流、波浪、風力多能互補發電裝置,對實施國家海洋戰略,發展海洋能行業具有極為廣闊的前景。
經過近十年來,海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置蓬勃發展,陸地風力發電技術已經成熟,海上風力發電技術由于海上條件的復雜性,傳統的樁基式風力發電裝置雖能解決穩定性問題,但是在深海中造價昂貴,讓人望而卻步。波浪能發電的技術形式多種多樣,但是每種技術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其中振蕩水柱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具有很強大的適應能力以及靈活性,可以結合不同的裝置。目前風能-波浪能集成發電裝置處于探索階段,將海上風機與振蕩水柱式的波浪能發電裝置相結合,形成一種半漂浮式的發電裝置,既降低了成本,又便于安裝和移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風能和波浪能集成發電裝置,適用于深水區域,同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易于安裝和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風能和波浪能集成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波浪能發電平臺,位于波浪能發電平臺中心垂直向上凸伸的立柱,在立柱上固定有六角支撐臺,在六角支撐臺上安裝有電能處理柜,立柱的頂部還安裝有風力發電裝置,所述波浪能發電平臺和風力發電裝置均與電能處理柜通過電纜連接,以實現電能的儲存和傳輸。
其中,所述波浪能發電平臺包括若干懸臂桿和若干振蕩水柱式波浪能發電裝置,所述若干懸臂桿的中心交叉于一點,若干懸臂桿的端部依次連接形成等邊多邊形,所述若干振蕩水柱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呈等間隔安裝在各個懸臂桿下方。
其中,所述立柱穿過六角支撐臺的中心,所述六角支撐臺的外邊沿與立柱之間還通過若干剛性支撐桿進行加固連接。
其中,所述電纜安裝在懸臂桿的內部和立柱的內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利用漂浮式平臺為波浪能發電裝置和風能發電裝置提供安裝基礎,能夠在利用波浪水體勢能的同時為海上風力機提供穩定的平臺,適用于深水區域,同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易于安裝和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風能和波浪能集成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波浪能發電平臺1,位于波浪能發電平臺1中心垂直向上凸伸的立柱2,在立柱2上固定有六角支撐臺3,在六角支撐臺3上安裝有電能處理柜4,立柱2的頂部還安裝有風力發電裝置5,所述波浪能發電平臺1和風力發電裝置5均與電能處理柜4通過安裝在懸臂桿11的內部和立柱2的內部的電纜7進行連接,以實現電能的儲存和傳輸。
波浪能發電平臺1具體包括若干懸臂桿11和若干振蕩水柱式波浪能發電裝置12,所述若干懸臂桿11的中心交叉于一點,若干懸臂桿11的端部依次連接形成等邊多邊形,所述若干振蕩水柱式波浪能發電裝置12呈等間隔安裝在各個懸臂桿11下方。這里陣列式的振蕩水柱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分布可以分散波浪對平臺的沖擊,使得裝置更加平穩。三根分支的剛性支撐桿5能夠對風機的實現支撐,使得風機運行更加安全。
立柱2穿過六角支撐臺3的中心,六角支撐臺3的外邊沿與立柱2之間還通過若干剛性支撐桿6進行加固連接,使得風機運行更加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為:波浪的上下波動推動振蕩水柱式波浪能發電裝置發電,電能通過懸臂桿內的電纜傳輸到電能處理柜中;同理,風吹動風力發電裝置實現發電,電能通過立柱內的電纜輸送到電能處理柜6中,實現電能儲存和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5127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絕緣桿作業法用絕緣導線剝皮刀頭
- 下一篇: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聚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