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親子被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49989.4 | 申請日: | 2017-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367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道玲;程朋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閩江學院 |
| 主分類號: | A47G9/02 | 分類號: | A47G9/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親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親子被。
背景技術
傳統的被子在嬰幼兒睡覺時,嬰幼兒容易發生踢被子的現象,造成嬰幼兒受涼。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親子被,不僅結構簡單,而且便捷高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親子被,包括由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組成的被套,所述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在頭部端的中間位置均開設有凹缺口,所述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的四周邊緣相互縫合為一體,所述蓋被里層的外底部在凹缺口的正下方設有一墊子,所述墊子的邊緣與蓋被里層之間經拉鏈相互連接,所述墊子與蓋被里層之間形成用于嬰幼兒睡覺的腔室,所述腔室在頭部端為敞口,所述被套的一側設有拉鏈,所述被套內部設有被芯。
優選的,所述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的形狀與大小均相同,所述凹缺口的寬度為40㎝,所述凹缺口的深度為20㎝。
優選的,所述蓋被里層與墊子的材料均為防水透氣面料,所述蓋被外層的材料為純棉面料。
優選的,所述被芯包括位于蓋被里層內頂部的絨棉層,所述絨棉層的頂部設有紗棉層,所述紗棉層的頂部設有負氧離子層,所述蓋被外層的內底部表面四周邊緣設有魔術貼,所述蓋被里層的內頂部表面四周邊緣設有魔術貼,所述絨棉層、紗棉層、負氧離子層的頂部表面、底部表面的四周邊緣均設有魔術貼,所述絨棉層、紗棉層、負氧離子層之間經魔術貼相互連接,所述絨棉層的底部與蓋被里層的內頂部表面之間經魔術貼相互連接,所述負氧離子層的頂部與蓋被外層的內底部表面之間經魔術貼相互連接。
優選的,所述拉鏈位于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之間的縫合處,所述負氧離子層內設有天然礦石粉末、竹炭粉末。
優選的,所述蓋被里層的兩個側面向內側折疊,構成兩個壓風被。
優選的,所述被套的形狀為矩形,所述墊子的形狀為矩形,所述墊子在頭部端的位置設有半圓形的缺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親子被的結構簡單,睡覺時嬰幼兒位于腔室內,頭部位于凹缺口處,可防止嬰幼兒睡覺時踢被。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2為蓋被外層的俯視圖。
圖3為蓋被里層的俯視圖。
圖4為蓋被里層的側視圖。
圖5為墊子的俯視圖。
圖6為被芯的俯視圖。
圖7為圖1中被芯的A-A剖視圖。
圖8為圖1中蓋被外層或蓋被里層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8所示,一種親子被,包括由蓋被里層1與蓋被外層2組成的被套12,所述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在頭部端的中間位置均開設有凹缺口3,所述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的四周邊緣相互縫合為一體,所述蓋被里層的外底部在凹缺口的正下方設有一墊子4,所述墊子的邊緣與蓋被里層之間經拉鏈5相互連接,所述墊子與蓋被里層之間形成用于嬰幼兒睡覺的腔室,所述腔室在頭部端為敞口,所述被套的一側設有拉鏈,所述被套內部設有被芯14;蓋被里層作為被里,蓋被外層作為被面,通過縫線6將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縫合,腔室的上部是跟被套連接,所以孩子還可以感受到父母給整條被子帶來的溫度,從而確保了孩子睡覺的保暖性。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蓋被里層與蓋被外層的形狀與大小均相同,所述凹缺口的寬度為40㎝,所述凹缺口的深度為20㎝。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蓋被里層與墊子的材料均為防水透氣面料,墊子可以避免由于嬰幼兒尿床,要拆洗床單被褥的困擾,墊子可單獨拆洗;所述蓋被外層的材料為純棉面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閩江學院,未經閩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499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