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血管外科專用手術牽開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47829.6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369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魯;牛震北;楊林;楊光;戚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朗登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管 外科 專用 手術 牽開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大血管外科專用手術牽開器系統。
背景技術
外科手術牽開器用以提供對外科手術部位的接近且提供操作場的清晰視野。牽開器具有接觸組織或器官以便使切口保持敞開或擴大解剖空間的一個或一個以上表面。經牽開元素可包含例如皮膚、肌肉、神經、血管或其它組織或器官等各種組織或器官中的任一者。在一些類型的牽開器中,一個或一個以上葉片(細長薄片)用于牽開組織,其中框架或臂或手柄將所述葉片固持于所選位置處。位置在定位過程期間通常為可變的。葉片可具有如字母J的掛鉤形狀。另一類型的牽開器是管狀牽開器,其為在兩個端處敞開的管。在一個常見實施例中,管狀牽開器呈嵌套組形式。牽開器在外科手術中用于各種各樣的目的。然而,在一些用途中,常規牽開器并非完全令人滿意的。當前外科手術實踐強調經由未必最直接的路徑接近外科手術部位,以便使外科手術過程中的附帶損壞最小化或優先地切割快速痊愈的組織。甚至在產生較短恢復周期或使對組織的損壞最小化時,所得的優選接近路徑也可比經典接近路徑長或曲折,又可難以借助經典牽開器來建立或維持此較復雜的接近路徑。需要經仔細設計及制作以允許其協調工作的經改進牽開器系統來促進這些經改進外科手術方法的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血管外科專用手術牽開器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大血管外科專用手術牽開器系統,包括牽開絲桿、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連接桿、連接裝置、緊固裝置、第一過穿孔、第二過穿孔和牽開板,述第一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一過穿孔,所述第二支撐桿上設置有第二過穿孔,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通過連接桿連接,所述牽開絲桿通過第一過穿孔和第二過穿孔與連接裝置連接,所述第一過穿孔為T字孔,所述緊固裝置設置在第一過穿孔上,所述連接裝置與牽開板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臂、第二連接臂、鉸栓和滑孔,所述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通過鉸栓與第二支撐桿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通過滑孔與牽開絲桿連接。
優選的,所述牽開絲桿底部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與滑孔相對應,所述牽開絲桿上設置有刻度線,所述牽開絲桿為空心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輕便耐使用等特點,且能夠適應外科各類手術的需求,有效提高使用時的工作效率,減少醫務者的勞動強度;為了能夠在大血管內部進行微創手術,本實用新型采用了牽開絲桿為空心管;為了能夠對牽開角度進行確認,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在牽開絲桿上設置有刻度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牽開絲桿;2、第一支撐桿;3、第二支撐桿;4、連接桿;5、連接裝置;6、緊固裝置;7、第一過穿孔;8、第二過穿孔;9、牽開板;10、第一連接臂;11、第二連接臂;12、鉸栓;13、滑孔;14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大血管外科專用手術牽開器系統,包括牽開絲桿1、第一支撐桿2、第二支撐桿3、連接桿4、連接裝置5、緊固裝置6、第一過穿孔7、第二過穿孔8和牽開板9,第一支撐桿2上設置有第一過穿孔7,第二支撐桿3上設置有第二過穿孔8,第一支撐桿2與第二支撐桿3通過連接桿4連接,牽開絲桿1通過第一過穿孔7和第二過穿孔8與連接裝置5連接,第一過穿孔7為T字孔,緊固裝置6設置在第一過穿孔7上,連接裝置5與牽開板9連接。連接裝置5包括第一連接臂10、第二連接臂11、鉸栓12和滑孔13,第一連接臂10和第二連接臂11通過鉸栓12與第二支撐桿3連接,第一連接臂10和第二連接臂11通過滑孔13與牽開絲桿1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輕便耐使用等特點,且能夠適應外科各類手術的需求,有效提高使用時的工作效率,減少醫務者的勞動強度。牽開絲桿1底部設置有滑塊14,滑塊14與滑孔13相對應,牽開絲桿1上設置有刻度線,牽開絲桿1為空心管。本實用新型為了能夠在大血管內部進行微創手術,采用了牽開絲桿為空心管;為了能夠對牽開角度進行確認,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在牽開絲桿上設置有刻度線。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朗登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朗登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478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