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胸鎖關節前側解剖塑形鎖定接骨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46025.4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759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樂泉;劉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樂泉 |
| 主分類號: | A61B17/80 | 分類號: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楊陳鳳 |
| 地址: | 048006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胸鎖關 節前 解剖 鎖定 接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治療骨折的內植入器械,具體涉及一種胸鎖關節前側解剖塑形鎖定接骨板。
背景技術
胸鎖關節由膨大的鎖骨內端與胸骨切跡的關節面構成,其間有一軟骨盤。胸鎖關節的穩定主要靠關節囊、前后胸鎖韌帶和鎖骨間韌帶。鎖骨近端及胸骨近端及胸骨柄相連接的關節發生分離移位。好發于青壯年,男性多于女性。對于胸鎖關節骨折脫位,臨床出現率并不算高,但哪怕遇上一例,處理起來都很棘手,復位困難,維持固定更是不易,脫位的鎖骨移位于后方還可壓迫氣管、食管或縱隔血管引起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及血循環受阻等壓迫癥狀。且近年來汽車保有量增大,交通事故所致方向盤撞擊致傷等因素影響下,臨床病例有增多趨勢。
但針對此類型,此部位的專用骨科內固定物幾乎空白,僅有的個別設計接骨板斷裂率超過30%,如CN201220667654.6所設計彎鉤,術中需繞行胸骨后方,操作風險高,極易損傷氣管、食管或縱隔血管等重要結構,造成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且臨床斷裂比例較高。此外,CN200910075729.4所設計的叉形接骨板,由于限于當時技術及材料學所限,板材設計不夠精巧,不符合解剖形態,所設計“叉”式固定因應力集中,極易斷裂,臨床已被淘汰。隨著人們對骨折愈合分子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內固定裝置設計理念不斷更新,鎖定骨折內固定系統手術技術逐漸取代傳統接骨板手術技術,且日趨成熟,術后療效肯定。其板釘一體的設計理念,使其不易被拔出,但不可折彎使用,所以需有全身骨骼各部位解剖形態想匹配的接骨板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胸鎖關節接骨板材操作難度大,風險高,易斷裂的弊端,填補胸鎖關節骨折脫位治療“無材可用”的市場空白,提供了一種胸鎖關節前側解剖塑形鎖定接骨板。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胸鎖關節前側解剖塑形鎖定接骨板,包括一體式的頭部和體部,所述頭部和體部均為長板狀結構,頭部高于體部平面且頭部寬于體部(2),整體呈“Z”字形平滑過渡連接為體部相對頭部橫向彎曲的雙曲結構;所述頭部上設有若干鎖定孔,體部上設有若干加壓孔。
所述的鎖定孔相對頭部長度方向中線對稱設有兩排,每排不少于三個。
所述頭部的面板為中線處下凹、兩側上翹的凹形結構,中線兩側的鎖定孔成角設計。
所述加壓孔為 “∞”形結構,包括橫向貫通的鎖定孔和調節槽,所有鎖定孔和調節槽的中心位于體部長度方向的中線上。
所述加壓孔沿體部厚度方向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結構。
所述體部的面板為中線處下凹、兩側上翹的凹形結構。
所述頭部和體部的端頭均為圓弧狀。
所述頭部與體部的連接處高度落差為0.5cm,體部相對頭部橫向彎曲角度(即頭部和體部之間的展角)為110°,模擬人體胸骨鎖骨銜接處落差及夾角。
本實用新型是胸鎖關節的生理解剖形態設計,頭端與體部高度差設計和體部板材雙向彎曲設計完美貼合胸骨關節及鎖骨前側面;頭部鎖定孔方向夾角設計增加了螺釘的抗拔出,同時減少了術后內固定物松動失效導致骨折移位不愈合的發生;術中全部前方可視化操作,避免胸骨后方盲目操作,簡化了手術技術,提高了安全性。
與現有接骨板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體部采用橫向和縱向的雙曲結構,以適應鎖骨立體構型,更貼合骨面,有利于手術操作和接骨治療效果;
2、頭部鎖定釘孔采用夾角設計,增加了螺釘的抗拔出力,同時減少了術后骨折分離移位骨愈合的發生;
3、本實用新型在手術中與鎖骨貼合后,接骨板全部為前方可視化操作,避免胸骨后方盲目操作,簡化了手術技術,提高了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
圖中:1-頭部、2-體部、3-鎖定孔、4-加壓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胸鎖關節前側解剖塑形鎖定接骨板,包括一體式的頭部1和體部2,所述頭部1和體部2均為長板狀結構,體部遠端延伸出頭部,頭部1高于體部2,略呈"回形鏢"型且頭部1寬于體部2,體部近頭端呈梭形結構,體部遠頭端朝向外向后側螺旋彎曲,頭部和體部整體呈“Z”字形平滑過渡連接為體部2相對頭部1橫向彎曲的雙曲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樂泉,未經劉樂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460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