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鼓膜切開置管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45376.3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093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鄭慧珍;劉杰;王照亮;張瑜;周益飛;馮羽;林希湖;林錫澤;陳玲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市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11/00 | 分類號: | A61F11/00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陳千楷 |
| 地址: | 3250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鼓膜 切開 置管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鼓膜切開置管器。
背景技術
在醫療臨床上,遇到反復發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或是膠耳,通常需要采用鼓膜置管術,該手術主要包括切開鼓膜和往切口內放入通氣引流管兩個步驟,切開鼓膜一般采用切刀完成,放入通氣引流管則一般采用置管器來完成,現有的置管器包括有芯桿、外套管和通氣引流管,芯桿穿設在外套管內,通氣引流管套裝在芯桿的前端部上,手術時,將芯桿與切口對準,然后通過大拇指按壓外套管的后端,使外套管的前端將通氣引流管推壓擠進切口內,這樣設置不僅操作費力,而且操作過程中缺乏穩定性,一旦大拇指出現松動,部分擠入的通氣引流管還容易出現倒退,從而造成多次反復擠壓,增加患者痛苦。此外,現有的切刀與置管器相互獨立,這樣也造成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的缺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操作且能有效降低失敗率的鼓膜切開置管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鼓膜切開置管器,包括有芯桿、外套管和通氣引流管,芯桿穿設在外套管內,通氣引流管套裝在芯桿的前端部上,所述芯桿的前端面上一體成型有切刀,所述芯桿的后端部上設置有握持柄,所述芯桿的后端上還設置有一段螺紋段,且所述螺紋段上螺接裝設有推進螺母,所述推進螺母與外套管后端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外套管與芯桿之間還設置有定位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首先,由于本實用新型將所述切刀一體成型在芯桿的前端面上,因此醫務人員在切開鼓膜后無需更換工具,便能馬上放入通氣引流管,操作起來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其次,在所述芯桿的后端部設置握持柄,可使醫務人員在進行手術操作時能握持住握持柄進行穩定操作,從而大大降低手術的失敗率。最后,操作時,由于外套管與芯桿之間設置有定位裝置,因此在定位裝置未解除前,外套管將不會移動,從而使醫務人員先通過切刀完成前期的切開鼓膜操作,完成后,解除定位裝置,所述外套管將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推動通氣引流管前移,使通氣引流管先抵壓在鼓膜的切口上,然后人們通過旋動推進螺母,將通氣引流管慢慢推壓擠進切口內,由于推進螺母是與芯桿螺紋配合,因此在擠壓過程中即使人手出現松動,也能有效防止后退,從而使整個過程更加順利的進行,有效降低失敗率。
本實用新型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定位裝置包括有徑向插銷、固定支架、復位彈簧,固定支架固定在外套管的外表面上,徑向插銷依次徑向穿過固定支架和外套管,所述的芯桿上對應設有供徑向插銷徑向插入的定位槽,所述的復位彈簧套裝在徑向插銷上,徑向插銷上還設有徑向凸耳,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徑向凸耳和固定支架的內壁抵接,并迫使徑向插銷徑向插入芯桿的定位槽內。
采用上述結構,在定位裝置未解除前,所述徑向插銷插入芯桿的定位槽內,從而使得外套管與芯桿之間形成定位固定,避免外套管移動;此后,人們只需徑向向外拉動徑向插銷,使徑向插銷克服復位彈簧的彈力與芯桿的定位槽分離,定位裝置便被解除,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還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定位裝置設置在靠近外套管后端處。這樣設置,便于操作。
本實用新型還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通氣引流管的前端呈蘑菇狀,這樣設置,便于人們將通氣引流管推入切口內;所述通氣引流管的后端設有止退圈,這樣設置,可有效防止放入的通氣引流管滑出。
本實用新型還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切刀呈十字狀設置。這樣設置不僅便于切割,而且便于切口定位,從而有助于后續的置管操作。
本實用新型還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握持柄上設有手指嵌入槽。這樣設置,可使人們更加牢固地握持,避免出現打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通氣引流管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芯桿的正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所示給出了一種鼓膜切開置管器,包括有芯桿1、外套管2和通氣引流管3,芯桿1穿設在外套管2內,通氣引流管3套裝在芯桿1的前端部上,所述通氣引流管3的前端31呈蘑菇狀,所述通氣引流管3的后端32設有止退圈。所述芯桿1的前端面上一體成型有切刀4,且所述的切刀4呈十字狀設置。所述芯桿1的后端部上設置有握持柄5,且所述的握持柄5上設有手指嵌入槽51。所述芯桿1的后端上還設置有一段螺紋段,且所述螺紋段上螺接裝設有推進螺母6,所述推進螺母6與外套管2后端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7,外套管2與芯桿1之間還設置有定位裝置8。所述的定位裝置8包括有徑向插銷81、固定支架82、復位彈簧83,固定支架82固定在外套管2的外表面上,徑向插銷81依次徑向穿過固定支架82和外套管2,所述的芯桿1上對應設有供徑向插銷81徑向插入的定位槽11,所述的復位彈簧83套裝在徑向插銷81上,徑向插銷81上還設有徑向凸耳811,復位彈簧83的兩端分別與徑向凸耳811和固定支架82的內壁抵接,并迫使徑向插銷81徑向插入芯桿1的定位槽11內。所述的定位裝置8優選設置在靠近外套管2后端處。通過采用上述結構,不僅便于操作且能有效降低手術的失敗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市人民醫院,未經溫州市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453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