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臥式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45068.0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301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若華;陳衛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博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5/46 | 分類號: | F23G5/46;F22B1/18 |
| 代理公司: | 無錫互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孫際德,茅泉美 |
| 地址: | 21416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臥式 垃圾 焚燒 余熱 回收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余熱鍋爐,具體地說是一種回收垃圾焚燒后的煙氣中的余熱的臥式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
背景技術
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能夠有效回收垃圾焚燒煙氣中的余熱。現有技術中的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一般包括鍋爐本體、設置在鍋爐本體頂部的鍋筒及設置在鍋爐本體的內腔底部的集箱,鍋筒與集箱之間通過對流管束連接以形成熱交換回路,對流管束內的水與鍋爐本體內部的高溫煙氣產生對流熱交換后氣化為水蒸氣,最終通過鍋筒上的蒸汽出口輸送至外部的蒸汽用汽裝置(例如蒸汽發電機),以實現余熱回收利用。
現有的臥式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存在如下技術缺陷:垃圾焚燒煙氣中含有大量的固態灰塵,集箱直接設置在鍋爐本體的內腔內,其表面容易積灰,如果不及時進行清理,容易凝結成堅硬的灰垢,從而影響集箱的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的臥式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其詳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臥式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其包括爐體,爐體的頂部沿水平方向設有鍋筒,所述鍋筒上設有進水口和飽和蒸汽出口;爐體的側壁的下部設有煙氣進口,爐體的側壁的上部設有煙氣出口,所述爐體底部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第一集箱及第二集箱;所述鍋筒與所述第一集箱通過第一對流管束連通以形成第一對流熱交換回路,所述第一對流管束貫穿所述爐體的內腔;所述鍋筒與所述第二集箱通過第二對流管束連通以形成第二對流熱交換回路,所述第二對流管束貫穿所述爐體的內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對流管束包括若干根第一下沉對流管及若干根第一上升對流管,所述鍋筒中的水經過所述第一下沉對流管進入所述第一集箱內,所述第一集箱內的水蒸氣經所述第一上升對流管進入所述鍋筒內;所述第二對流管束包括若干根第二下沉對流管及若干根第二上升對流管,所述鍋筒中的水經過所述第二下沉對流管進入所述第二集箱內,所述第二集箱內的水蒸氣經所述第二上升對流管進入所述鍋筒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爐體的側壁包括耐火磚層及蛭石保溫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爐體的側壁的下部設有若干個清灰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集箱及所述第二集箱的兩端均設有橢圓封頭和手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鍋筒上設有壓力表、水位計、安全閥及排汽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鍋筒內部設有汽水分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臥式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通過在鍋爐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一集箱和第二集箱,與現有技術相比,其一方面提升了本實用新型的回收鍋爐的余熱回收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煙氣中的灰塵沉積對集箱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具體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臥式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1及圖2中包括鍋爐本體1、鍋筒2、第一集箱3、第二集箱4、第一對流管束5、第二對流管束6、清灰口7、進水口8、飽和蒸汽出口9。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臥式垃圾焚燒余熱回收鍋爐,包括爐體1,爐體1的頂部的正中間沿水平方向設有鍋筒2,鍋筒2 上設有進水口8和飽和蒸汽出口9。爐體1的側壁的下部設有煙氣進口(未圖示),爐體1的側壁的上部設有煙氣出口(未圖示)。
所述煙氣進口通過管道與外部的垃圾焚燒裝置連通,垃圾焚燒裝置產生的高溫煙氣通過煙氣進口進入爐體的內腔內,經過熱交換后的煙氣通過煙氣出口從爐體的內腔排出。
所述鍋筒2上設置的所述進水口8通過管道與外部的水箱連接,外部的水泵將水箱內的水直接泵入所述鍋筒2中。所述鍋筒2上設置的所述飽和蒸汽出口9與外部的蒸汽轉化裝置(如蒸汽發電機)連通,鍋筒2內的飽和蒸汽通過蒸汽出口9最終進入蒸汽轉化裝置以實現垃圾焚燒煙氣中的余熱的再利用。
爐體1的底部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第一集箱3及第二集箱4。
所述鍋筒2與所述第一集箱3通過第一對流管束5連通以形成第一對流熱交換回路,所述第一對流管束5貫穿所述爐體1的內腔。具體的,所述第一對流管束5包括若干根第一下沉對流管及若干根第一上升對流管,所述鍋筒2中的水經過所述第一下沉對流管進入所述第一集箱3內,所述第一集箱3內的水蒸汽經所述第一上升對流管進入所述鍋筒2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博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博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450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腐抗菌保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硅烷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