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觀察顱頸交界區韌帶結構的核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43580.1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646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強;韓向君;關瑩;戰躍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建強;海口市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5/055 | 分類號: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譽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76 | 代理人: | 魯云博,胡冰 |
| 地址: | 570208 海南省海口市***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觀察 交界 韌帶 結構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儀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觀察顱頸交界區韌帶結構的核磁系統。
背景技術
顱頸交界區韌帶眾多、走形復雜,它們共同維系著寰樞關節的穩定性。損傷后處理不及時易導致患者窒息、截癱甚至死亡,早期準確診斷是治療方案選擇的前提,然而顱頸交界區韌帶由于解剖結構復雜及患者危重等客觀原因,要求檢查應滿足時間分辨率高(成像時間短),空間分辨率高的特點,常規成像技術無法在同一成像角度完成對顱頸交界區所有韌帶的觀察,如橫韌帶在橫軸位顯示最佳,翼狀韌帶在斜冠狀位顯示最佳,覆膜及齒狀尖在矢狀位顯示最佳,需要多個序列進行綜合評價。顱頸交界區韌帶損傷患者病情常較危重,搶救時間窗短不利于多方位成像掃描。
因此,人們對于成像時間短、空間分辨率高,且能一次性成像評估顱頸交界區所有韌帶結構的系統仍存在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觀察顱頸交界區韌帶結構(Cranio—cervical junctional,CCJ)的核磁系統,包括:
核磁共振掃描儀,所述核磁共振掃描儀包括用于產生磁場的主磁體、用于對主磁體產生的磁場進行線形變化以生產梯度磁場的梯度裝置、用于發射和接收射頻脈沖的射頻裝置和連接到射頻裝置的8通道HD神經血管陣列;
磁共振控制系統,所述磁共振控制系統包括控制著核磁共振掃描儀的射頻脈沖激發的主控系統及譜儀系統。
進一步,所述梯度裝置包括:梯度線圈、梯度放大器、數模轉換器、梯度控制器和梯度冷卻裝置,其中梯度線圈安裝在主磁體內,梯度放大器位于梯度線圈和數模轉換器之間,梯度控制器連接到梯度放大器。
進一步,所述射頻系統包括射頻發生器、射頻放大器、發射線圈和接收線圈,其中發射線圈位于主磁體內,接收線圈放置在檢查部位,發射線圈連接到射頻放大器,射頻放大器連接到接收線圈。
進一步,所述8通道HD神經血管陣列為接收型線圈。
進一步,所述8通道HD神經血管陣列的線圈的尺寸為82cm長、47cm 寬和41cm高,重量為8.62kg。
進一步,所述8通道HD神經血管陣列為帶EXCITE導線的HD神經血管陣列或帶HD導線的HD神經血管陣列。
進一步,所述主控系統連接到核磁共振掃描儀和譜儀系統,譜儀系統包括掃描控制裝置,該掃描控制裝置產生序列脈沖信號,用于控制所述梯度裝置和所述射頻裝置的開始和結束時間。
進一步,所述主控系統具有梯度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梯度裝置產生的梯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首次提出顱頸交界區韌帶結構一次性成像系統,為快速、準確評估顱頸交界區韌帶損傷奠定臨床應用基礎。
(2)進一步對顱頸交界區韌帶的成像序列參數進行優化,提高了對韌帶損傷程度的準確顯示,同時大大縮短了成像時間,為臨床進一步制定合理的診療計劃提供影像學依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核磁系統的結構原理圖。
其中,1-核磁共振掃描儀,2-磁共振控制系統,11-主磁體,12-梯度裝置, 13-射頻裝置,14-8通道HD神經血管陣列,21-主控系統,22-譜儀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
本實用新型的核磁系統包括:核磁共振掃描儀1。核磁共振掃描儀1包括:主磁體11、梯度裝置12、射頻裝置13和8通道HD神經血管陣列14。
主磁體11為超導磁體,用于產生磁場。
梯度裝置12用于產生線形變化的梯度磁場。梯度裝置12包括:梯度線圈、梯度放大器、數模轉換器、梯度控制器、梯度冷卻裝置,其中梯度線圈安裝在主磁體11內。梯度冷卻裝置類似于空調,這種裝置通過多個水冷管道包繞線圈散熱器表面,用于降低梯度線圈產生的溫度。
射頻裝置13由射頻發生器、射頻放大器、發射線圈、接收線圈構成。其中發射線圈位于主磁體11內,發射射頻脈沖(無線電波)激發人體內的質子發生共振。接收線圈:由檢查者擺放到不同檢查部位,接收人體內發出的MR 信號(無線電波)。
8通道HD神經血管陣列14是一個接收型線圈,設計用于提供最佳信噪比以及均勻的頭部和頸部覆蓋區。此固定線圈合并了符合患者解剖學結構的柔軟、彈性組件,可適應各種身體輪廓,同時將患者的不適感減到最少。HD神經血管陣列可讓臨床用戶收集頭部和頸部的高分辨率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建強;海口市人民醫院,未經陳建強;海口市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435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