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壓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40510.0 | 申請日: | 2017-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94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光市;孫倫;楊麗紅;高光太;張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30B9/06;B30B15/00;B30B15/28;B26D1/06;B26D5/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13120 | 代理人: | 蘇英杰 |
| 地址: | 550000 貴州省貴陽***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榨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壓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壓榨機。
背景技術
壓榨機是一種生產中普遍使用的一種壓榨設備。在垃圾回收利用過程中,需要將垃圾中的水分、有機液體等榨出并收集利用;經壓榨后的物料再進行后續的處理。但是,由于垃圾中包括很多長條的柔韌性廢物如塑料袋、繩子、鞋帶等,使用現有的壓榨機排料時不能將物料完全排處,塑料袋、繩子、鞋帶等會掛在出料口,使出料口不能完全封閉,壓榨機不能正常工作。這時通常需要操作人員手工將這些雜物摘除,才能繼續進行壓榨,造成生產效率的降低,浪費人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排料容易、節省人力、生產效率高的壓榨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壓榨機,其包括機架、料液收集斗、柱塞驅動機構、壓榨缸、壓榨柱塞和斷料機構:壓榨柱塞同軸設置于壓榨缸中;柱塞驅動機構驅動壓榨柱塞在壓榨缸中往復運動;壓榨缸包括依次設置的導向段、進料段和壓榨段;進料段側壁開設有進料口,壓榨段的側壁設有料液孔;料液收集斗設置于壓榨段下方;斷料機構封堵于壓榨段末端處;斷料機構包括斷料刀、斷料刀導向機構和斷料刀驅動機構。
進一步的,斷料刀導向機構包括兩條平行相對設置的導向槽;斷料刀一端為刀刃,兩側嵌置在導向槽中滑動。
進一步的,斷料刀導向機構還包括導向板和導向板槽;導向板設置于斷料刀背對壓榨段的一側并在導向板槽中滑動,導向板槽平行于導向槽。
進一步的,柱塞驅動機構為第一液壓缸;斷料刀驅動機構為第二液壓缸。
進一步的,還包括感應壓榨缸缸內壓力的壓力傳感器。
進一步的,料液收集斗為倒置的錐型,底部設有排液口。
進一步的,驅動機構、壓榨柱塞、壓榨缸和斷料機構分別并排設置兩組。
進一步的,壓榨缸與壓榨柱塞之間設有密封圈,密封圈設置于壓榨柱塞頂端周圍。
進一步的,料液孔均勻分布于壓榨段的側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壓榨柱塞和壓榨缸配合實現物料的壓榨。出料口處設置斷料刀,將出料口處殘留或掛留的物料切斷,斷料刀將出料口完全封閉,使物料不會殘留在出料口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壓榨機的主視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壓榨機的一種斷料機構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4的俯視剖面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壓榨機的另一種斷料機構的俯視剖面圖。
圖中:1-機架、2-料液收集斗、21-排液口、3-柱塞驅動機構、4-壓榨缸、41-導向段、42-進料段、43-壓榨段、5-壓榨柱塞、6-斷料機構、61-斷料刀、62-斷料刀導向機構、621-導向槽、622-導向板、623-導向板槽、63-斷料刀驅動機構、7-進料口、8-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3所示,一種壓榨機,其包括機架1、料液收集斗2、柱塞驅動機構3、壓榨缸4、壓榨柱塞5和斷料機構6:壓榨柱塞5同軸設置于壓榨缸4中;柱塞驅動機構3驅動壓榨柱塞5在壓榨缸4中往復運動;壓榨缸4包括依次設置的導向段41、進料段42和壓榨段43;進料段42側壁開設有進料口7,壓榨段43的側壁設有料液孔;料液收集斗2設置于壓榨段43下方;斷料機構6封堵于壓榨段43末端處;斷料機構6包括斷料刀61、斷料刀導向機構62和斷料刀驅動機構63。壓榨柱塞5和壓榨缸4配合實現物料的壓榨。出料口處設置斷料刀61,將出料口處殘留或掛留的物料切斷,斷料刀61將出料口完全封閉,使物料不會殘留在出料口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威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405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