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牽拉鉤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039586.1 | 申請日: | 2017-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453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裔;李志;薛欣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謝一平,曾克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牽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牽拉鉤。
背景技術
外科醫(yī)生在給病人實施手術時,切開皮膚后常需要將切口周圍軟組織及肌肉牽開,才方便醫(yī)生對病人實施手術。通常較大的切口可以用撐開器撐開,然而對于較小的切口,特別是微創(chuàng)切口沒有一種專門的用具方便醫(yī)生將切口拉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牽拉鉤,能夠根據切口大小組配合適尺寸大小的牽拉鉤,方便醫(yī)生操作,特別適合小切口的皮膚牽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牽拉鉤,包括操作桿、連接桿、抓鉤,所述操作桿的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可拆卸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抓鉤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抓鉤包括至少兩個鉤齒,所述鉤齒位于抓鉤的另一端,鉤齒之間有間隙,鉤齒之間相互平行。
優(yōu)選的,所述鉤齒為四分之三圓環(huán)。
優(yōu)選的,所述抓鉤的本體與鉤齒的一端相切。
進一步的,所述操作桿的直徑大于連接桿的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從操作桿連接端至抓鉤連接端的直徑逐漸減小。
優(yōu)選的,所述操作桿與連接桿同軸。
優(yōu)選的,所述操作桿與連接桿通過螺紋連接,連接桿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
進一步的,所述操作桿與連接桿通過螺釘連接,操作桿的一端設有與連接桿一端適配的插槽,操作桿側壁開設有貫穿插槽的螺紋孔,所述連接桿側壁開設有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鉤齒有三個。
優(yōu)選的,所述抓鉤與連接桿的連接處加厚。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可組裝成多種尺寸的牽拉鉤,以適用于不同大小的切口;
2.本實用新型具有多個鉤齒,牽拉軟組織及肌肉更穩(wěn)固;
3.鉤齒為四分之三圓環(huán),開口間距小于鉤齒內徑,皮膚及軟組織不易滑脫,牽拉更穩(wěn);
4.操作桿的直徑大于連接桿的直徑,便于握持;
5.連接桿從操作桿連接端至抓鉤連接端的直徑逐漸減小,能夠減小連接桿對醫(yī)生操作的阻礙。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3為實施例一的連接桿、抓鉤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的操作桿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二的連接桿、抓鉤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二的操作桿結構示意圖;
圖中:1-操作桿、2-連接桿、3-抓鉤、4-鉤齒、11-螺紋孔、21-外螺紋、22-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牽拉鉤,包括操作桿1、連接桿2、抓鉤3,操作桿1的一端與連接桿2的一端可拆卸連接,連接桿2的另一端與抓鉤3的一端固定連接,抓鉤3包括至少兩個鉤齒4,鉤齒4位于抓鉤3的另一端,鉤齒4之間有間隙,鉤齒4之間相互平行,鉤齒4為四分之三圓環(huán),抓鉤3的本體與鉤齒4的一端相切,操作桿1的直徑大于連接桿2的直徑,連接桿2從操作桿1連接端至抓鉤3連接端的直徑逐漸減小,操作桿1與連接桿2同軸,操作桿1與連接桿2通過螺紋連接,連接桿2的一端設置有外螺紋21,鉤齒4有三個,抓鉤3與連接桿2的連接處加厚。連接桿2可配置不同長度,抓鉤3可配置不同長度和寬度。優(yōu)選的,鉤齒4的厚度為2mm,內徑為6mm,外徑為10mm,即鉤齒4的開口為3mm,適合鉤住皮膚。
實施例二:
如圖5-6所示,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將操作桿1與連接桿2通過螺紋連接替換為操作桿1與連接桿2通過螺釘連接,操作桿1的一端設有與連接桿2一端適配的插槽,操作桿1側壁開設有貫穿插槽的螺紋孔11,連接桿2側壁開設有通孔22。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根據切口的寬度,選擇合適寬度和長度的抓鉤3型號,根據切口的位置選擇合適的連接桿2長度,然后與操作桿1連接,使用時將鉤齒4伸入切口,往回拉將皮膚從鉤齒4的開口卡入鉤齒4內,然后通過牽拉的力度控制切口的大小,方便醫(yī)生實施手術。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未經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395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及車載圖像獲取系統、圖像處理系統、相關方法
- 下一篇:一種牽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