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器人拖鏈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38760.0 | 申請日: | 2017-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318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溫宏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海特照明電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4 | 分類號: | 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00;H01B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興科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易敏 |
| 地址: | 400000 重慶市榮***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器人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纜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機器人拖鏈電纜。
背景技術
具有耐柔曲效果的拖鏈電纜廣泛應用于頻繁移動的機械設備的動力電源和控制線路中,但是電纜的使用范圍不同,對電纜的要求也不同,特別是自動化機械裝配線,如工業機器人使用的電纜需要具備可往復彎曲、移動、甚至三圍扭曲的特性,以適應機器人使用環境的特點。然而目前現有的機器人用拖鏈電纜在彎曲時,其內部的多層結構往往容易發生脫層現象,在電纜彎曲時出現層與層之間的相對移動,使用壽命短,而且耐曲饒性差。另外,現有的包覆層對導體的防干擾和屏蔽作用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器人拖鏈電纜,防干擾和屏蔽效果好,使用壽命長,耐曲繞,在拖鏈中反復彎曲的次數大于2000萬次,適用范圍廣。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機器人拖鏈電纜,其關鍵在于:包括纜芯和包覆于纜芯外的護套,所述纜芯和護套之間設有防干擾層和屏蔽層,所述纜芯由至少四根對絞線芯和均勻分布于對絞線芯之間的填充繩對絞而成。
上述纜芯的成纜絞距為150~180mm。
上述對絞線芯包括導體和包覆于導體外的絕緣層。
0.3mm2的所述導體同比對應的絕緣層厚度為0.5mm、護套厚度為1~3mm、防干擾層厚度為0.2mm、屏蔽層厚度為0.1mm。
上述絕緣層為超柔PVC材質。
上述導體由0.08mm的超柔鋼絲合股形成。
上述護套包括內層的內護套和外層的外護套,所述內護套和外護套的厚度相同,該內護套和外護套均有高柔性PUR材質制成。
上述防干擾層為聚酯帶層,所述屏蔽層為鍍錫銅絲編織帶層,所述屏蔽層包覆于防干擾層外。聚酯帶層和鍍錫銅絲編織帶層的結合能夠很好的互補,提高防干擾和屏蔽效果,降低衰減。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一種機器人拖鏈電纜,防干擾和屏蔽效果好,多個采用超柔鋼絲合股成型的導體,抗張性,通過超柔的保護層包覆,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耐曲繞,抗撕裂,在拖鏈中反復彎曲的次數大于2000萬次,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纜芯、2為護套、2a為內護套、2b為外護套、3為防干擾層、4為屏蔽層、5為對絞線芯、5a為導體、5b為絕緣層、6為填充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機器人拖鏈電纜,由纜芯1和包覆于纜芯1外的護套2組成,所述護套2由內層的內護套2a和外層的外護套2b組成,所述內護套2a和外護套2b的厚度相同,該內護套2a和外護套2b均有高柔性PUR材質制成。
所述纜芯1和護套2之間設有防干擾層3和屏蔽層4,所述防干擾層3為聚酯帶層,所述屏蔽層4為鍍錫銅絲編織帶層,所述屏蔽層4包覆于防干擾層3外。所述纜芯1由四根對絞線芯5和均勻分布于對絞線芯5之間的填充繩6對絞而成。所述纜芯1的成纜絞距為150~180mm。所述對絞線芯5由導體5a和包覆于導體5a外的絕緣層5b組成,所述導體5a由0.08mm的超柔鋼絲合股形成,所述絕緣層5b為超柔PVC材質。0.3mm2的所述導體5a同比對應的絕緣層5b厚度為0.5mm、護套2厚度為1~3mm、防干擾層3厚度為0.2mm、屏蔽層4厚度為0.1mm。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描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種類似的表示,如對絞線芯的根數也可為5、6根或更多等,只要滿足現有拖鏈電纜的需求,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海特照明電工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海特照明電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387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