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套循環交替注液的活塞容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37595.7 | 申請日: | 2017-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920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余洋;張楠林;吳林;繆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套 循環 交替 活塞 容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套活塞容器驅液裝置,特別是一套循環交替注液的活塞容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實驗室內所使用的活塞容器驅液裝置均是簡單地由驅替液腔、活塞、工作液腔、泵組成,當需要某種工作液的時候,就對活塞下端的液體加壓,活塞向上移動,然后工作液被排出。
目前普遍所使用的這種活塞容器驅液裝置在工作之后,活塞不會自動復原,從而對下一次驅液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使活塞復原,操作者大都采用取下容器蓋,然后對活塞施力敲擊的方式。但是,這個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并且費時費力,效率并不高。活塞復原過程中的驅替液也會被排除,無疑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當需要注入兩類不同的工作液的時候,此種活塞容器驅液裝置就會顯得非常乏力。
因此,一套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安全省力、能夠實現循環交替注液的、節約資源的、具有普適性的活塞容器驅液裝置已經成為相關工作者的迫切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套循環交替注液的活塞容器裝置,用于解決目前活塞容驅液裝置所存在的費時費力、浪費資源、存在安全隱患、不可循環使用驅替液、不可自動補充工作液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這套循環交替注液的活塞容器裝置由工作液入口、工作液出口、閥門、活塞容器、工作液腔、活塞、驅替液腔、工作液容器、雙向泵組成。雙向泵兩端分別連接到活塞容器下端的驅替液腔,驅替液腔與工作液腔由活塞隔開,工作液腔上端分別連接到工作液入口與工作液出口。工作液入口、出口,雙向泵兩端,驅替液腔底部兩端均設有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這套活塞容器裝置當選擇開關不同的閥門的時候,可以實現兩套不同的工作液循環交替注入;活塞會隨著閥門的開關而自動復原,也就不需要額外地施力敲擊,所以在工作過程中省時省力,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消除了安全隱患;在驅替不同的工作液的時候,驅替液會從一邊的驅替液腔流到另外一邊的驅替液腔,并不會存在浪費驅替液的情況,極大地節約了資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循環交替注液的活塞容器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這套循環交替注液的活塞容器裝置由工作液入口(1)、工作液出口(2)、閥門(3)、活塞容器(4)、工作液腔(5)、活塞(6)、驅替液腔(7)、工作液容器(8)、雙向泵(9)組成。雙向泵(9)的兩端分別連接到活塞容器(4)下端的驅替液腔(5);工作液腔(5)上端分別連接到工作液入口(1)與工作液出口(2);工作液入口(1)、出口(2),雙向泵(9)兩端,驅替液腔(7)底端均有設閥門(3)。
當需要工作液1的時候,首先打開閥門3-1、3-2、3-6、3-8,然后,將驅替液由驅替液腔7-2泵入驅替液腔7-1,隨著驅替液腔7-1中驅替液的不斷增多,壓力不斷加大,會驅使活塞6-1向上移動,工作液腔5-1中固有的工作液1便會從工作液出口2-1中流出,到達指定位置。此時,隨著驅替液腔7-2中驅替液的不斷減少,活塞6-2會不斷下降,導致工作液腔5-2中的壓力不斷降低,由于工作液入口1-2另一端的大氣壓恒定,所以,在壓差的作用下,工作液2會從工作液容器8-2逐漸流入工作液腔5-2,工作液腔5-2中工作液2逐漸增多。
當需要工作液2的時候,首先打開閥門3-4、3-2、3-6、3-5,然后,將驅替液由驅替液腔7-1泵入驅替液腔7-2,隨著驅替液腔7-2中驅替液的不斷增多,壓力不斷加大,會驅使活塞6-2向上移動,工作液腔5-2中流入的工作液2便會從工作液出口2-2中流出,到達指定位置。此時,隨著驅替液腔7-1中驅替液的不斷減少,活塞6-1會不斷下降,導致工作液腔5-1中的壓力不斷降低,由于工作液入口1-1另一端的大氣壓恒定,所以,在壓差的作用下,工作液1會從工作液容器8-1逐漸流入工作液腔5-1,工作液腔5-1中工作液1逐漸增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3759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印刷裝置以及印刷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液滴收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