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具頂出機構的復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31438.5 | 申請日: | 2017-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264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姚敬松;詹宇昕;馬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訊方舟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44237 | 代理人: | 何修強 |
| 地址: | 434020 湖北省荊***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機構 復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模具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具頂出機構的復位結構。
背景技術
模具是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由于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它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其具有加工簡單,效率高,能夠得到復雜形狀的產品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
在模具結構中,通常會涉及產品頂針,頂針的功能是將產品從型腔中頂出,它直接與模具型腔相連,保證產品頂針的正常頂出和復位。現有技術在模具設計中,頂出機構的斜頂、直頂和回針是同時復位的,合模時經常會遇到斜頂、直頂需要和前模仁碰穿的情況,因此,模具隨著生產模次的增加極易將斜頂、直頂和前模仁碰壞,使得模具壽命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具頂出機構的復位結構,旨在解決傳統的模具存在的斜頂、直頂和回針同時復位導致斜頂、直頂和前模仁易碰壞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模具頂出機構的復位結構,包括:直頂、斜頂、回針以及頂裝于所述直頂、所述斜頂和所述回針的上方的前模仁,所述前模仁的下方設有用于貫穿所述直頂、所述斜頂以及所述回針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下方設有用于支撐所述直頂、所述斜頂和所述回針的面板,所述面板內設有用于容納所述回針的第一槽體,所述第一槽體內設有用于限定所述回針的凸臺,所述凸臺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槽體的上表面之間設有避讓空間,所述凸臺的下表面與所述面板的底面齊平,所述第一槽體的下方且與所述第一槽體相貫通設有第二槽體,所述第二槽體內設有用于將所述回針向上彈起的彈性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
進一步地,所述避讓空間的高度設為3~5mm。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設為彈性圓柱體。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圓柱體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槽體的深度。
進一步地,所述面板的底部還連接有用于開設所述第二槽體的底板,所述底板與所述面板連接為一體。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槽體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二槽體的寬度;所述彈性圓柱體的直徑小于所述回針的底面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圓柱體的直徑比所述回針的底面的直徑小5~7mm。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與所述第二槽體的側壁之間留有空隙。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槽體的深度設為9~11mm。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設為彈力膠。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技術效果是:通過在回針的下方設置的彈性件,且在凸臺的上表面與第一槽體之間設置避讓空間,使得開模時彈性件可將回針彈起,合模時回針就會先與前模仁接觸,回針最后將彈性件壓縮后才復位,進而使得直頂、斜頂先于回針復位,減少直頂、斜頂和前模仁碰撞的力量,從而避免斜頂、直頂和前模仁碰壞,延長了模具的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模具頂出機構的復位結構的直頂、斜頂與前模仁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模具頂出機構的復位結構的回針的局部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
圖中:1-直頂,2-斜頂,3-面板,4-前模仁,41-前模面,5-下模板,6-回針,7-第一槽體,71-避讓空間,72-凸臺,8-第二槽體,81-彈性件,82-空隙,9-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訊方舟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訊方舟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314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麻育秧膜鋪膜機
- 下一篇:一種楊樹扦插育苗基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