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變速器的無選擋的換擋執行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30181.1 | 申請日: | 2017-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772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占江;高超;趙志專;陸遜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越博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61/32 | 分類號: | F16H61/32;F16H6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82 | 代理人: | 白鳳武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變速器 無選擋 換擋 執行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變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自動變速器的無選擋的換擋執行機構。
背景技術
自動變速箱選換檔執行機構的換檔時間對整車的整體舒適性有著重大的影響,換檔時間較長會導致駕駛人員有明顯的頓挫感。
現有自動變速箱的選換檔執行機構主要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液壓式執行機構,另一類是機電式執行機構。但是這兩類選換擋執行機構均是使用選檔加換檔的控制方式。由于這種選換擋機構控制方式存在選檔,致使整個換檔過程中耗費較長時間,影響了整車舒適性,且占用空間較大不利于整車布置。
申請號為CN200410011419.3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電控電動機械式自動變速器換擋系統,由換擋執行機構和換擋控制系統兩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擋執行機構是由分別獨立驅動鏈接變速箱中各個換擋撥叉軸的直流電機、換擋齒輪、換擋齒條組成,即每個直流電機分別與一換擋齒輪相連接、固聯在各換擋撥叉軸上的換擋齒條與換擋齒輪相嚙合,每個直流電機分別與所述的換擋控制系統相連接。
根據以上描述可知,該專利是用直流電動機帶動齒輪齒條傳動系進行動力傳輸的,實現了無選檔換擋。但是,齒輪齒條傳動系需要較大的輸入扭矩,才能輸出足夠的輸出力,只能選用輸出扭矩較大的電機或者使用多級齒輪傳動,而這種設計會降低機構的整體傳動效率,增大占用空間,增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變速器的無選擋的換擋執行機構。包括并排設置的第一換擋機構和第二換擋機構;
所述第一換擋機構包括與第一換擋絲杠驅動連接的第一換檔電機,在所述第一換擋絲杠上設有第一絲杠螺母,在所述第一絲杠螺母的外側套有第一換擋套筒,所述第一絲杠螺母與所述第一換擋套筒之間通過連接部件連接,在所述第一換擋套筒外側設有第一換擋撥頭,并且所述第一換擋撥頭能夠滑動地設置于導向軸上,在所述第一換擋套筒的相對于所述第二換擋機構的另一側通過第一傳感器銷軸連接第一角度傳感器,所述第一傳感器銷軸呈L型,上端與所述第一換擋套筒連接,下端連接所述第一角度傳感器;
所述第二換擋機構包括與第二換擋絲杠驅動連接的第二換檔電機,在所述第二換擋絲杠上設有第二絲杠螺母,在所述第二絲杠螺母的外側套有第二換擋套筒,所述第二絲杠螺母與所述第二換擋套筒之間通過連接部件連接,在所述第二換擋套筒外側設有第二換擋撥頭,并且所述第二換擋撥頭能夠滑動地設置于導向軸上,在所述第二換擋套筒的相對于所述第一換擋機構的另一側通過第二傳感器銷軸連接第二角度傳感器,所述第二傳感器銷軸呈L型,上端與所述第二換擋套筒連接,下端連接所述第二角度傳感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換擋電機和第二換擋電機采用直流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直流電機采用有刷永磁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換擋撥頭大致呈S形,使得所述第一換擋撥頭和所述第二換擋撥頭前端并排接觸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換擋撥頭的所述S形的中間部位能夠滑動地設置于兩根平行的導向軸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絲杠螺母與所述第一換擋套筒之間通過銷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絲杠螺母與所述第一換擋套筒之間通過鍵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絲杠螺母與所述第二換擋套筒之間通過銷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絲杠螺母與所述第二換擋套筒之間通過鍵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整體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縮短了換檔時間,提高了整車舒適性,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所述換擋執行機構的正視圖。
圖2為所述換擋執行機構的右視圖。
圖3為所述第一換擋機構的立體圖。
圖中:1-第一換擋電機,2-第一換擋絲杠,3-第一傳感器銷軸,4-第一角度傳感器,5-導向軸,6-第一換擋撥頭,7-第二換擋撥頭,8-第二換擋套筒,9-第二絲杠螺母,10-第二換擋電機,11-第二換擋絲杠,12-第二傳感器銷軸,13-第二角度傳感器,14-第一絲杠螺母,15-第一換擋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所述換擋執行機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并排設置的第一換擋機構和第二換擋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越博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越博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301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