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雜交水稻傳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28078.3 | 申請日: | 2017-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233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傳增;馬波;胡繼芳;譚可菲;趙富陽;李晨煦;于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6100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雜交 水稻 傳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雜交水稻傳粉器。
背景技術
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于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雜交水稻中的公稻的高度高于母稻,雄蕊發育正常,雌蕊發育不正常,雜交水稻中的母稻的高度低于母稻,雌蕊發育正常,雄蕊發育不正常。公稻和母稻成排交錯設置。在雜交水稻的授粉過程中,公稻的花粉難以高效地傳遞給其附近的母稻,授粉率低而直接導致水稻產量不高,公稻與母稻之間的授粉需要經驗豐富的人員才能完成,授粉效率低且耗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雜交水稻傳粉器,以解決在雜交水稻的授粉過程中,公稻的花粉難以高效地傳遞給其附近的母稻,授粉率低而直接導致水稻產量不高,公稻與母稻之間的授粉需要經驗豐富的人員才能完成,授粉效率低且耗時費力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雜交水稻傳粉器,它包括操作桿、下壓蓋、若干個緩沖件和兩個把手,所述操作桿水平設置,所述下壓蓋沿操作桿的長度方向設置在操作桿上,若干個緩沖件沿操作桿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操作桿的底部,兩個把手水平并列設置在操作桿上;每個緩沖件包括彈性體和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傾斜設置在操作桿的底部,所述支撐桿上端鉸接在操作桿上,所述彈性體靠近下壓蓋設置,彈性體的一端設置在操作桿上,彈性體的另一端設置在支撐桿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產品結構簡單且使用方便,有無經驗的人員均能完成公稻和母稻之間高效的授粉工作。由于公稻的高度高于母稻的高度,操作人員握住操作桿上的兩個把手朝向一排公稻,從而控制操作桿上的下壓蓋能夠有效壓住該排公稻使公稻彎曲并靠近附近的一排母稻,公稻上雄蕊的花粉落入母稻中的雌蕊上完成授粉。下壓蓋還能夠起到有效遮擋花粉的作用,避免花粉亂飛而遠離母稻。當操作桿遠離該排公稻時,若干個緩沖件能夠起到逐漸遠離公稻的效果,有效減小因公稻抖動而觸碰母稻而是落入母稻的花粉再次移位,確保落在母稻 上的花粉的穩定性。有效提高水稻授粉的成功率,有利于提升水稻產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操作桿1為圓管體;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把手4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操作桿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操作桿1為片狀桿體。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至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包括操作桿1、下壓蓋2、若干個緩沖件3和兩個把手4,所述操作桿1水平設置,所述下壓蓋2沿操作桿1的長度方向設置在操作桿1上,若干個緩沖件3沿操作桿1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操作桿1的底部,兩個把手4水平并列設置在操作桿1上;每個緩沖件3包括彈性體3-1和支撐桿3-2,所述支撐桿3-2傾斜設置在操作桿1的底部,所述支撐桿3-2上端鉸接在操作桿1上,所述彈性體3-1靠近下壓蓋2設置,彈性體3-1的一端設置在操作桿1上,彈性體3-1的另一端設置在支撐桿3-2上。
本實施方式中下壓蓋2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操作桿1上。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圖2和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下壓蓋2為輕質材料制成的蓋體。其他結構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圖2、圖4和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中操作桿1為圓管體或片狀桿體。當操作桿1為圓管體時,其重量輕且易操作。當操作桿1為片狀桿體時,其與一排公稻相貼緊,有利于更加順利地控制公稻的傾斜位置。其他結構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和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下壓蓋2的形狀為弧形,每個緩沖件3中的支撐桿3-2為弧形桿體,所述下壓蓋2的彎曲方向與每個緩沖件3中的支撐桿3-2的彎曲方向相對設置。下壓蓋2與每個緩沖件3之間的位置關系更加有利于控制公稻的傾斜位置和傾斜角度,有效避免公稻在傳遞花粉后與母稻進行過多的接觸。其他結構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和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中彈性體3-1為彈簧。其他結構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四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未經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280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局部脈搏波速度測量裝置及其測量方法
- 下一篇:脈管裝置的標記物附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