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污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26365.0 | 申請日: | 2017-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26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照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西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3/00;C02F9/14;C02F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400112 重慶市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今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水量大,必須借助污水處理裝置將污水處理后才能排放,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二氧化鈦是一種能進行光能-化學能轉換的半導體材料,并且二氧化鈦化學性質穩定、高效、無毒、廉價、應用范圍廣以及不產生二次污染,利用它的光催化氧化性在較短的時間里將難降解毒性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為CO2、H2O,把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氧化或還原為無害物;若能將二氧化鈦與活性炭有機結合既能殺滅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又能對污水進行過濾,則將為污水處理領域帶來新的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能殺滅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又能過濾掉污水中的顆粒物,污水處理效果好的污水處理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方案為: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池體,所述池體的側壁下端設置有污水進口,相對的側壁上端設置有出液口,所述池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口,所述池體內從下往上依次設置有纖維濾網層、第一活性炭層、水膜層、生物膜層、第二活性炭層,所述第一活性炭層與所述水膜層之間設置有生物流化床懸浮載體,所述生物膜層與所述第二活性炭層之間設置有陶瓷平臺載體,所述陶瓷平臺載體為孔狀結構,孔狀表面積為20-25m2/g,所述池體外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生物流化床懸浮載體輸送至所述池體內的輸料裝置,所述第一活性炭層的下側設置有第一紫外燈管,所述第二活性炭層的上側設置有第二紫外燈管,所述第一紫外燈管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紫外燈管的功率。
優選地,所述生物膜層內設置有懸浮生物填料球。
優選地,所述陶瓷平臺載體的孔狀表面積為25m2/g。
優選地,所述第一活性炭層朝向纖維濾網層的表面涂覆有二氧化鈦涂層。
優選地,所述第二活性炭層朝向所述池體的頂壁一面涂覆有二氧化鈦涂層。
優選地,所述纖維濾網層的過濾精度為2μm。
優選地,所述輸送裝置為雙螺旋輸料機。
優選地,所述輸料裝置上設置有進料漏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裝置,首先通過纖維濾網層過濾掉污水中的大顆粒物質,然后通過第一活性炭層和水膜層再次過濾,由于設置陶瓷平臺載體,獨特的孔狀陶瓷平臺不但可以容納活性納米材料,還可以大面積容納有益菌群,因此水中的微生物被陶瓷平臺載體吸收除掉,之后通過第二活性炭層再次過濾,后經由紫外燈管照射和二氧化鈦氧化還原,最終殺滅污水中的所有細菌病毒,因此本污水處理裝置對污水的處理效果好,同時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污水進口,2-出液口,3-排污口,4-纖維濾網層,5-第一活性炭層,6-第二活性炭層,7-生物流化床懸浮載體,8-輸料裝置,9-第一紫外燈管,10-第二紫外燈管,11-水膜層,12-生物膜層,13-陶瓷平臺載體,14-池體,15-懸浮生物填料球,16-進料漏斗,17-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池體14,池體14的側壁下端設置有污水進口1,池體14相對的側壁上端設置有出液口2,池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口3。池體內從下往上依次設置有纖維濾網層4、第一活性炭層5、水膜層11、生物膜層12、第二活性炭層6。纖維濾網層4的過濾精度為2μm,生物膜層12內設置有懸浮生物填料球15。
在第一活性炭層5與水膜層11之間設置有生物流化床懸浮載體7,在生物膜層12與第二活性炭層6之間設置有陶瓷平臺載體13,該陶瓷平臺載體13為孔狀結構,孔狀表面積為20-25m2/g,最佳為25m2/g,也就是說每克陶瓷平臺載體的孔狀表面積為25m2,如此之大的表面積,為生物附著提供廣闊的面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在池體14外設置有用于將生物流化床懸浮載體7送至池體14內的輸料裝置8。該輸送裝置8為雙螺旋輸料機,由電機17帶動旋轉,輸料裝置8上設置有進料漏斗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西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西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263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