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21557.2 | 申請日: | 2017-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959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邵志元;李長勝;邵佩;王雪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源志峰給排水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愛普納杰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 地址: | 101113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間歇 活性污泥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技術(SBR工藝)是一種連續進水、間歇排水的周期循環間歇曝氣系統。如圖1所示,該工藝集調節池、初沉池、反應池、中間水池、生物脫氮池等過程于一體,按不同的時間順序進行各種目的不同的操作,布局緊湊合理,是一種先進的污水處理系統。但對于小水量的農村污水處理來說(處理規模一般小于500m3/d),傳統SBR工藝就顯得構筑物多,占地面積大,投資大,限制了SBR工藝的優越性發揮。此外,農村污水收集系統一般不完善,總排水口水位較低,給工藝選擇和布置帶來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成本低、適用范圍廣的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其中,包括排污管道、排水管道、滲污管道、隔離板和多個射流曝氣裝置,地表下方開設有污水處理腔室,污水處理腔室的內部設置有不銹鋼內壁,污水處理腔室內部設置有隔離板,隔離板頂端與污水處理腔室內部的頂端連接,隔離板底端與污水處理腔室內部的底端預留有間隙,隔離板將污水處理腔室分為污水腔室和反應腔室,污水腔室頂端連接有排污管道,反應腔室內部的底端設置有活性污泥和多個射流曝氣裝置,反應腔室的底部為沉淀后的污水,反應腔室的上部為處理后的清水,反應腔室頂端連接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的一端與反應腔室外界連接,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清水中,污水處理腔室底端設置有滲污管道,滲污管道與污水處理腔室的接觸面上開設有多個污水滲流孔。
本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其中所述隔離板采用不銹鋼材質。
本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其中所述排污管道上設置有排污閥門。
本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其中所述滲污管道沿水平方向設置。
本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將污水處理腔室設置有地表以下,不僅環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而且這種地埋式結構大大降低污水處理的占地面積,地表可以進行綠化處理,不會對人們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污水處理腔室底端設置有滲污管道,處理后的污水不斷從滲污管道排出,能夠滿足持續進水的要求,工作效率高。反應腔室內采用射流曝氣裝置,省去傳統的鼓風機房布置,降低噪音污染。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新型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包括排污管道1、排水管道4、滲污管道7、隔離板6和多個射流曝氣裝置8,地表3下方開設有污水處理腔室,污水處理腔室的內部設置有不銹鋼內壁11,污水處理腔室內部沿豎直方向設置有不銹鋼隔離板6,隔離板6頂端與污水處理腔室內部的頂端連接,隔離板6底端與污水處理腔室內部的底端預留有間隙,隔離板6將污水處理腔室分割為污水腔室12和反應腔室2。污水腔室2頂端的連接有排污管道1,排污管道1上設置有排污閥門5,污水9通過排污管道1進入污水腔室2內部,并通過隔離板6底端的間隙緩慢流入到反應腔室2內部。反應腔室2內部的底端設置有活性污泥和多個射流曝氣裝置8,反應腔室2的底部為沉淀后的污水9,反應腔室2的上部為處理后的清水10。反應腔室2頂端連接有出水管道4,出水管道4的一端與反應腔室2外界連接,出水管道4的另一端伸入到清水10中,清水通過出水管道4對外排出,可用于農田灌溉等農業用途。污水處理腔室底端沿水平方向設置有滲污管道7,滲污管道7與污水處理腔室的接觸面上均勻開設有多個污水滲流孔,污水處理腔室內的污水通過污水滲流孔緩慢滲入到滲污管道7內,進行集中處理。
本實用新型在工作過程中,通過排污管道1將生活污水9排放到污水腔室12內,污水9通過隔離板6底端的間隙進入到反應腔室2內,反應腔室2內部的多個射流曝氣裝置8定時進行曝氣,在氧氣和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對生活污水9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靜置處理直到污水9和清水10產生明顯分層,位于上層的清水10通過出水管道4對外排放,位于底層的污水9通過滲污管道7進行集中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源志峰給排水管理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源志峰給排水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2155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