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17852.0 | 申請日: | 2017-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960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廣明;朱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江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B63J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龍禮妹 |
| 地址: | 215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生活 污水處理 設備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國際海事組織(IMO)第64屆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64)以MEPC.227(64)決議通過了“2012年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排出物標準和性能試驗實施導則”(以下簡稱2012年導則),該導則取代了MEPC.159(55)決議通過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排出物標準和性能試驗實施導則”。2012年導則是在MEPC.159(55)決議的基礎上,補充了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試驗用原水稀釋規定,同時補充了安裝在特殊區域排放生活污水的客船上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有關總氮及總磷性能指標的新要求。顯然,現有的船上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對污水處理的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不斷發展,目前較為常見的是膜生物處理技術(MBR),MBR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采用生物反應,將污水中的有機成分經生物降解后排放至膜過濾裝置,經膜過濾裝置過濾后的水體得到進一步的凈化。
然而,隨著國際上對污水處理標準的提高,現有的污水處理技術生產的水體凈化程度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及系統,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凈化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于:
技術方案1的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包括依次連通的生物處理模塊、過濾模塊、殺菌模塊、以及真空蒸餾模塊;
所述生物處理模塊沿流體的輸送方向設置有相互連通的生物選擇室和好氧室;所述生物選擇室設置有污水入口,所述好氧室設置有污水出口,所述過濾模塊通過污水出口與好氧室連通;
污水由污水入口進入所述生物選擇室后流入好氧室,并由好氧室的污水出口排出至過濾模塊,經所述過濾模塊過濾后流入殺菌模塊,經所述殺菌模塊殺菌處理后流入真空蒸餾模塊直至排出。
另外,技術方案2的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1的實用新型的基礎上,
所述生物選擇室和所述好氧室內均設置有曝氣系統。
另外,技術方案3的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2的實用新型的基礎上,
所述生物處理模塊還設置有清水補償室,從所述清水補償室流出的清水用于同從好氧室流出的水體混合。
另外,技術方案4的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3的實用新型的基礎上,
所述好氧室和所述清水補償室均設置有透氣口。
另外,技術方案5的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4的實用新型的基礎上,
所述生物選擇室和所述好氧室設置有應急排放口。
另外,技術方案6的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5的實用新型的基礎上,
所述過濾模塊具有第一開口、第二開口和第三開口;
當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第二開口打開,所述第三開口閉合時,水體從所述第一開口進入過濾模塊內部,經過濾模塊過濾后由所述第二開口流出至所述殺菌模塊;
當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第三開口打開,所述第二開口閉合時,與所述第三開口連通的反沖洗裝置輸出反沖洗水至所述第三開口,流經所述過濾模塊后,從所述第一開口排出;
當所述第一開口、所述第二開口和所述第三開口閉合時,從好氧室流出的流體回流至所述生物選擇室。
另外,技術方案7的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6的實用新型的基礎上,
所述殺菌模塊包括有紫外殺菌裝置,所述紫外殺菌裝置的入水口設置于所述紫外殺菌裝置的下部,所述紫外殺菌裝置的出水口設置于所述紫外殺菌裝置的上部。
另外,技術方案8的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7的實用新型的基礎上,
所述真空蒸餾模塊包括真空收集柜以及設置于所述真空收集柜內部的加熱裝置,流體進入所述真空收集柜后,經加熱裝置加熱成氣態并排出。
另外,技術方案9的實用新型,在技術方案8的實用新型的基礎上,
所述真空蒸餾模塊還包括有與所述真空收集柜連接的廢料收集裝置,所述廢料收集裝置用于收集流體經真空蒸餾后殘留的廢渣 。
技術方案10的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結合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能夠達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江,未經朱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178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