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茶葉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13526.2 | 申請日: | 2017-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586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邵昱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邵昱飛 |
| 主分類號: | B65D83/06 | 分類號: | B65D8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罐,屬于茶葉儲存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茶葉罐用于儲存放置茶葉,使其避免受潮發霉?,F有茶葉罐的蓋子結構簡單,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蓋子與罐口內壁頻繁接觸摩擦,使蓋子的側壁遭受磨損,使其密封性變差;經常開啟拿取茶葉會使罐內進入過多外界空氣,導致茶葉變質,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茶葉罐,包括罐體、密封蓋和茶勺杯,所述罐體上設置有出茶口與齒輪,所述出茶口設置于罐體底部,出茶口上設置有圓形漏片,所述齒輪設置于罐體垂直面上,齒輪通過傳動齒輪與圓形漏片齒嚙合,所述密封蓋設置于罐體上方,密封蓋上設置有密封膠圈、排氣孔與氣孔蓋,所述密封膠圈設置于密封蓋下方四周,且密封膠圈與罐體內壁緊密貼合,所述排氣孔設置于密封蓋正中心,所述氣孔蓋通過轉軸設置于排氣孔上方,所述茶勺杯設置于出茶口下方,且茶勺杯與出茶口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罐體與茶勺杯均為304不銹鋼材質。
優選的,所述齒輪與傳動齒輪均為尼龍塑料材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密封蓋上設置有密封膠圈,有效的避免了茶葉受潮變質,出茶口底部設置有茶勺杯,避免了手部直接接觸茶葉、外界空氣的過多進入,均衡了茶葉沖泡時的數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圓形漏片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出茶口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罐體;2-密封蓋;3-茶勺杯;4-出茶口;5-圓形漏片;6-齒輪;7-傳動齒輪;8-密封膠圈;9-排氣孔;10-氣孔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闡述。
如圖1-3所示,一種茶葉罐,包括罐體1、密封蓋2和茶勺杯3,罐體1上設置有出茶口4與齒輪6,出茶口4設置于罐體1底部,出茶口4上設置有圓形漏片5,齒輪6設置于罐體1垂直面上,齒輪6通過傳動齒輪7與圓形漏片5齒嚙合,密封蓋2設置于罐體1上方,密封蓋2上設置有密封膠圈8、排氣孔9與氣孔蓋10,密封膠圈8設置于密封蓋2下方四周,且密封膠圈8與罐體1內壁緊密貼合,排氣孔9設置于密封蓋2正中心,氣孔蓋10通過轉軸設置于排氣孔9上方,茶勺杯3設置于出茶口4下方,且茶勺杯3與出茶口4螺紋連接。
具體使用方式:罐裝茶葉時,打開密封蓋2,將茶葉倒入罐體1內部,蓋上密封蓋2的同時打開氣孔蓋10經排氣孔9排出罐內多余氣體,扣上氣孔蓋10,完成罐裝;拿取茶葉時,旋轉齒輪6經傳動齒輪7帶動圓形漏片5旋轉,圓形漏片5開口處與出茶口4重合后,茶葉自動漏入到茶勺杯3內,反向旋轉齒輪6,關閉出茶口4,旋轉取下茶勺杯3,倒出茶葉。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與精神的情況下,對實施方式所進行的改變、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邵昱飛,未經邵昱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1352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食物夾
- 下一篇:抽取式面紙、衛生紙的抽取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