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印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10983.6 | 申請日: | 2017-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743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鐘平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通科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7/22 | 分類號: | B41F17/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44271 | 代理人: | 殷齊齊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二極管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印字裝置。
背景技術
在二極管加工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將沒有打印上字的二極管導入下料管內,而后進行打印上環,因打印過程中有油墨且油墨具有一定粘性,致使二極管粘在膠輪上往回帶,從而導致了二極管的著墨現象,因此開發一種能夠克服上述問題的印字機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對二極管進行印字時不會對二極管進行粘住且能夠實現有效的印字效果的印字設備。
上述的自動印字裝置,包括:印字主座,在所述印字主座的后側設置有驅動電機,在所述印字主座的前側設有第一印字組件以及第二印字組件,所述第一印字組件和第二印字組件成水平橫向設置,在所述第一印字組件和第二印字組件的下方設置有磁軌,所述磁軌上連接有高溫皮帶,所述第一印字組件包括依次緊貼接合的第一油墨供給件、第一均墨輪 、第一印字鋼輪以及第一印字膠輪,所述第二印字組件包括依次緊貼接合的第二油墨供給件、第二均墨輪、第二印字鋼輪以及第二印字膠輪,所述第一印字膠輪和第二印字膠輪的裝配位置與所述磁軌接近,所述高溫皮帶、第一印字組件和第二印字組件均通過同步輪帶與所述驅動電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均墨輪、第一印字鋼輪以及第一印字膠輪成從上而下的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均墨輪與所述第一油墨供給件處于同一水平軸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均墨輪、第二印字鋼輪以及第二印字膠輪成從上而下的傾斜設置,所述第二均墨輪與所述第二油墨供給件處于同一水平軸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印字膠輪和第二印字膠輪的結構一致均包括印字傳動軸,在所述印字傳動軸的端部通過設有的軸承連接有膠輪,在所述印字傳動軸的末端部設置有鎖定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鎖定結構包括呈“C”字型的鎖定塊,在所述鎖定塊設置的缺口上通過設有的螺栓鎖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印字鋼輪和第二印字鋼輪的結構一樣均包括第一傳動軸,在所述第一傳動軸上通過軸承連接有鋼輪,所述鋼輪的中部位置為空缺位,該空缺位裝配有印字模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設置采用一前一后的兩組印字組件,能夠使得印字效果更好,不會出現印字模糊不清的情況,確保印字的質量;將本實用新型的印字膠輪均與磁軌相鄰,如此可以讓二極管更近的接觸烤箱磁軌,使得二極管在烤箱磁軌的磁力下直接往下掉,而不會被膠輪帶回,如此能夠克服現有的二極管被油墨粘住的問題,且才有特定的結構以及使得印字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自動印字裝置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區域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至圖3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印字裝置。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動印字裝置,請參閱圖1至圖3,包括:印字主座1,在所述印字主座1的后側設置有驅動電機2,在所述印字主座1的前側設有第一印字組件以及第二印字組件,所述第一印字組件和第二印字組件成水平橫向設置,在所述第一印字組件和第二印字組件的下方設置有磁軌3,所述磁軌3上連接有高溫皮帶4,所述第一印字組件包括依次緊貼接合的第一油墨供給件5、第一均墨輪6 、第一印字鋼輪7以及第一印字膠輪8,具體的是,所述第一均墨輪6、第一印字鋼輪7以及第一印字膠輪8成從上而下的傾斜設置,上述三個部件的傾斜設置使得每個組件之間油墨的傳遞都存在墨水重力的牽引,能夠確第一均墨輪6從第一油墨供給件5涂抹油墨后能夠更加有效率地傳遞給第一印字鋼輪7以及第一印字膠輪8,不會造成更多的浪費,油墨傳遞效果更佳,實用性強;第所述第一均墨輪6與所述第一油墨供給件5處于同一水平軸上;所述第二印字組件包括依次緊貼接合的第二油墨供給件9、第二均墨輪10、第二印字鋼輪11以及第二印字膠輪12,具體的是,所述第二均墨輪10、第二印字鋼輪11以及第二印字膠輪12成從上而下的傾斜設置,所述第二均墨輪10與所述第二油墨供給件9處于同一水平軸上,其原理與上述的第一印字組件的傾斜設置原理一樣不再重復累贅;所述第一印字膠輪8和第二印字膠輪12的裝配位置與所述磁軌3接近,所述高溫皮帶4、第一印字組件和第二印字組件均通過同步輪帶與所述驅動電機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通科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通科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109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