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間隙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10327.6 | 申請日: | 2017-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834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鄭玉豹;魏志成;黃志林;傅忠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杭銓高斯康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16 | 分類號: | G01B21/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權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間隙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踏檢測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間隙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燃油系統,沒有相應的檢測工具,或者檢測設備使用成本相對較高,無法滿足現有的需求。
中國專利201410733379.7 ,公開一種位置檢測裝置,包括外殼、檢測桿、彈簧、位檢單元、顯示單元和接線端子。位檢單元使被檢測物體的位移轉變為顯示單元相應回路的通斷,并將回路信號傳輸給相應接線端子。位檢單元的功能可由干簧管與磁鐵,接近開關、雙觸點繼電器與反射板,或微動開關實現。顯示單元包括指示燈,或發光二極管及電阻,用于顯示被檢測物體的位移信息。此結構的使用性能無法滿足現有需求,同時此結構復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結構緊湊度高,能快速進行檢測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包括管體,包括檢測底板,所述的檢測底板的頭部設有頭部支撐架,所述的檢測底板的尾部設有尾部支撐端,所述的頭部支撐架的上部設有支撐A端、支撐B端和支撐C端,所述的頭部支撐架與尾部支撐端間設有支撐D端、支撐E端、支撐F端、支撐G端和支撐I端;
所述的管體與頭部支撐架、支撐D端、支撐E端、支撐F端、支撐G端、支撐I端和尾部支撐端呈配接分布;
所述的支撐A端、支撐B端、支撐C端、支撐D端、支撐E端、支撐F端分別由支撐桿和支撐塊組成,所述的支撐桿的上部設有呈傾斜狀分布的支撐塊,其中支撐A端、支撐B端、支撐D端、支撐E端、支撐F端中支撐塊的上部設有與管體相配接的管槽,所述的支撐G端和支撐I端的上部分別設有直槽,所述的管體與管槽、直槽相配接;
所述的尾部支撐端包括調節板,所述的調節板通過調節桿相位移,所述的調節桿通過調節支撐塊相支撐,所述的調節板通過定位桿相支撐定位。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撐塊的傾斜角度為30度~75度。
此結構與以往的結構不同,能對管體進行快速的檢測。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結構緊湊,使用性能出色,提高產品品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包括管體1,還包括檢測底板2,所述的檢測底板2的頭部設有頭部支撐架3,所述的檢測底板2的尾部設有尾部支撐端4,所述的頭部支撐架3的上部設有支撐A端5、支撐B端6和支撐C端7,所述的頭部支撐架3與尾部支撐端4間設有支撐D端8、支撐E端9、支撐F端(10)、支撐G端11和支撐I端12;
所述的管體1與頭部支撐架3、支撐D端8、支撐E端9、支撐F端10、支撐G端11、支撐I端12和尾部支撐端4呈配接分布;
所述的支撐A端5、支撐B端6、支撐C端7、支撐D端8、支撐E端9、支撐F端10分別由支撐桿13和支撐塊14組成,所述的支撐桿13的上部設有呈傾斜狀分布的支撐塊14,其中支撐A端5、支撐B端6、支撐D端8、支撐E端9、支撐F端10中支撐塊14的上部設有與管體1相配接的管槽15,所述的支撐G端11和支撐I端12的上部分別設有直槽16,所述的管體1與管槽15、直槽16相配接;
所述的尾部支撐端4包括調節板17,所述的調節板17通過調節桿18相位移,所述的調節桿18通過調節支撐塊19相支撐,所述的調節板17通過定位桿20相支撐定位。
所述的支撐塊14的傾斜角度為30度~75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杭銓高斯康機電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杭銓高斯康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103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