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04546.3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727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孫有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農業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B01F5/06;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3114 | 代理人: | 施建輝 |
| 地址: | 650031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加工,尤其是一種用于茶葉拼配,不會損傷茶葉,保持茶葉品質的混料裝置。
背景技術
茶葉拼配是根據各種成品茶的質量標準,將多種在制品茶按一定的比例進行拼配,成為某一確定等級的成品茶。由于我國茶葉產區分布廣、跨度大,各地自然條件、茶樹品種以及鮮葉采摘習慣千差萬別,各地茶葉生產者對制茶技術的掌握和應用也有差異,致使生產的茶葉品質、風格各不相同。而茶廠或銷售商為保持各自成品茶的品質、口味相對穩定,同時獲取最大利潤,往往會將多個品種的毛茶按比例進行拼配加工。
現有的茶葉拼配設備,通常包括數臺進料設備和混料器,將多種茶葉分別放置在每一臺進料設備中,通過進料設備將各種茶葉送入混料器,利用混料器將多種茶葉均勻拼配即可,而目前使用最多的混料器,通常利用滾筒等方式混料,通過滾筒轉動進而帶動茶葉在滾筒內混料,但是在轉動過程中,茶葉容易因外力以及茶葉之間相互擠壓而破損,造成大量茶葉變成碎末,不但提高了拼配成本,還造成大量茶葉浪費、降等,同時,還存在混料不均勻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就是現有茶葉拼配過程中,使用滾筒轉動拼配,造成茶葉破損且混料不均勻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茶葉拼配,不會損傷茶葉,保持茶葉品質的混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混料裝置包括勻料輸送機、輸送帶和混料桶,輸送帶包括水平輸送段和傾斜輸送段,傾斜輸送段低端與水平輸送段連接,高端與混料桶連接;勻料輸送機兩臺為一組,分別設置在輸送帶水平輸送段兩側,其落料口位于水平輸送段上方;混料桶中段內部水平設置有混料板,混料板呈三角狀,數塊混料板分為數層固定,相鄰兩層之間的混料板交錯設置。
所述的落料口呈三角狀,同一組的兩個勻料輸送機的落料口相對設置。
所述的勻料輸送機最少為一組。
所述的混料板最少為三層,第一層在中間位置設置一塊混料板,第二層對稱設置兩塊混料板,第三層設置三塊混料板。
所述的混料板為四層及以上時,第四層設置兩塊混料板,第五層設置三塊混料板,第六層設置兩塊混料板,依次循環。
數臺勻料輸送機分為數組,放置在水平輸送段的兩側,每臺勻料輸送機內放入一種茶葉,通過落料口落入水平輸送段,三角狀的落料口有利于落入水平輸送段的茶葉均勻布滿整條輸送帶,通過數臺勻料輸送機在水平輸送段上形成第一次混料,還能夠有效提高后續的混合效果;經過初次混料的茶葉通過輸送帶落入混料桶內,在混料桶中經過交錯設置的混料板,第一層混料板分離茶葉,第二層及以下的混料板,相鄰兩塊混料板之間的空隙用于聚合茶葉,靠外側混料板的兩邊用于分離茶葉,進入混料桶的茶葉在自然下落過程中,在混料板作用下,自動實現第二次混合,在此混合過程中,可以根據需混合茶葉種類設置一至多層混料板,充分進行混合,因僅依靠茶葉自身重力,無其他外力參與,能夠有效避免茶葉受外力破損,保證了茶葉的品質,提高效率和產量,有效降低了廢料產生。
所述的勻料輸送機上還設置有勻料輥,勻料輥固定在落料口前方,勻料輥上交錯設置數根勻料棍,每根勻料棍均垂直于齒狀勻料輥表面。
所述的混料桶底部設置有至少兩個出料口,混料桶內部設置分料閥,分料閥設置在出料口上方,分料閥包括有分料板,分料板底部固定在粉料桶內且繞固定點轉動,其轉動軌跡呈扇形。
所述的混料桶底部設置有三個出料口,三個出料口呈三叉狀設置,分料板為兩塊,兩塊分料板的底部等間距固定,通過旋轉分料板開合角度,調整物料進入出料口的方向,以此控制每個出料口的出料量,選擇最優的出料口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混料裝置,結構簡單,設計科學,使用方便,通過勻料輸送機和混料桶對茶葉進行兩次混合,在混合過程中,完全依靠茶葉自身的重力,在其下落過程中完成混合,有效避免了茶葉受外力損壞的問題,保證茶葉的品質,降低廢料率,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混料桶結構示意圖。
圖4為出料口結構示意圖。
其中,勻料輸送機1,輸送帶2,混料桶3,混料板4,落料口5,勻料輥6,出料口7,分料板8。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農業機械研究所,未經云南省農業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045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