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貼覆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01892.6 | 申請日: | 2017-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543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馬宇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孩子國科教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13/02 | 分類號: | 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貼覆 碳材料 結構本體 本實用新型 活性炭 結構領域 人體皮膚 吸附功能 吸附能力 吸附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貼覆結構,屬于貼覆結構領域。該貼覆結構包括貼覆結構本體,所述貼覆結構本體上設有貼覆層。該貼覆結構還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貼覆結構本體設有貼覆層的一面設有所述碳材料。通過在所述貼覆結構上設置碳材料,使得該貼覆結構具有極強的吸附功能,能夠吸附人體皮膚中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貼覆結構領域。
背景技術
作為優選而非限定,貼覆結構,特別涉及一種膏藥,能夠經皮膚發揮作用。貼膏藥療法是中醫臨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藥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復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通過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然而在貼覆結構貼覆于人體的過程中,并不具有吸附人體皮膚內有害物質的功能。
活性炭是一種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觀呈黑色,內部孔隙結構發達、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的一類微晶質碳素材料。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見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將其展開后表面積可高達800-1500平方米。也就是說,在一個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顆粒中,微孔的內表面積可能相當于一個客廳面積的大小。正是這些高度發達,如人體毛細血管般的孔隙結構,使活性炭擁有了優良的吸附性能。而且,雖然分子運動速度受溫度和材質等原因的影響,但它在微環境下始終是不停運動的。由于分子之間擁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當一個分子被活性炭內孔捕捉進入到活性炭內孔隙中后,由于分子之間相互吸引的原因,會導致更多的分子不斷被吸引,直到添滿活性炭內孔隙為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貼覆結構,用以實現良好的吸附功能。
該貼覆結構包括貼覆結構本體,所述貼覆結構本體上設有貼覆層。該貼覆結構還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貼覆結構本體設有貼覆層的一面設有所述碳材料。
進一步,所述貼覆結構為一種膏藥。
進一步,還包括粘合劑,所述粘合劑設于貼覆層上,所述粘合劑用于把所述碳材料緊固在所述貼覆層上。
進一步,所述貼覆結構本體具有熱塑性。
進一步,所述貼覆結構本體和所述碳材料的連接方法為:a,把所述貼覆結構本體加熱至可塑狀態;b,把所述碳材料置于所述貼覆結構本體的貼覆層;c,對所述碳材料施加壓力,把所述碳材料壓入所述貼覆結構本體中。
進一步,所述碳材料為網狀結構。
進一步,所述碳材料為顆粒狀,且所述碳材料均勻設于所述貼覆層上。
進一步,所述設于所述貼覆層上的碳材料相鄰之間有空隙。
進一步,所述碳材料顆粒為U型封閉結構,所述U型結構正設于所述貼覆層上。
進一步,所述碳材料為圖釘狀結構,所述圖釘狀結構包括釘帽和釘針,所述釘針從所述貼覆層穿入所述貼覆結構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舉例:在貼覆結構上設有碳材料后,貼覆結構就具有了很強的吸附性。當貼覆結構貼于身體上時,設于貼覆結構上的碳材料能夠吸附皮膚中的有害物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為第一實施例。
圖2為本實用新型添加粘合劑的貼覆結構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嵌入型結構剖視圖,為第二實施例。
圖4為設有網狀結構碳材料的貼覆結構的爆炸圖,為第三實施例。
圖5為U型結構碳材料的剖視圖,為第四實施例。
圖6為圖釘狀結構碳材料的剖視圖,為第五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孩子國科教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孩子國科教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018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耳鼻喉科耵聹清理器
- 下一篇:醫用防粘抑菌紗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