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命令與控制信道的檢測方法、裝置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98429.8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24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田勇;於大維;賈宇;蔣東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石網科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 |
| 地址: | 21516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命令 控制 信道 檢測 方法 裝置 系統 | ||
1.一種命令與控制信道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待檢測對象的第一請求序列,其中,所述第一請求序列中包括多個域名解析請求;
變更所述第一請求序列中所述多個域名解析請求的發送順序,得到第二請求序列;
發送所述第二請求序列至目標服務器,并接收所述目標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二請求序列返回的第一響應序列;
根據所述第一響應序列得到所述待檢測對象的第一檢測結果,其中,所述第一檢測結果用于表征所述待檢測對象是否使用命令與控制信道;
根據所述第一響應序列得到所述待檢測對象的第一檢測結果包括:
獲取所述第一請求序列對應的第二響應序列;
判斷所述第一響應序列與所述第二響應序列是否一致;
如果所述第一響應序列與所述第二響應序列一致,則確定所述第一檢測結果為所述待檢測對象未使用所述命令與控制信道;
如果所述第一響應序列與所述第二響應序列不一致,則確定所述第一檢測結果為所述待檢測對象使用所述命令與控制信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確定所述第一檢測結果為所述待檢測對象使用所述命令與控制信道的情況下,所述方法還包括:
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安裝有特定的應用程序,并對所述待檢測對象發送的域名解析請求進行攔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獲取待檢測對象的第一請求序列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將所述第一請求序列發送至所述目標服務器,并接收所述目標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一請求序列返回的第二響應序列;
將所述第二響應序列發送至所述待檢測對象,并將所述第二響應序列進行存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取待檢測對象的第一請求序列包括:
獲取所述待檢測對象在預設時間段內連續發送的所述多個域名解析請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獲取待檢測對象的第一請求序列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獲取多個對象發送的域名解析請求;
對每個對象發送的域名解析請求進行自動生成域名檢測或流量檢測,得到所述每個對象的第二檢測結果,其中,所述第二檢測結果用于表征所述每個對象發送的域名解析請求中的域名是否為自動生成域名或所述每個對象發送的域名解析請求是否存在異常;
在任意一個對象的第二檢測結果為所述任意一個對象發送的域名解析請求中的域名為自動生成域名或所述任意一個對象發送的域名解析請求存在異常的情況下,確定所述任意一個對象為所述待檢測對象。
6.一種命令與控制信道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第一序列;
依據所述第一序列獲取第二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第一序列中包含相同的域名解析請求,且所述第二序列和所述第一序列中域名解析請求的發送順序不同;
獲取所述第一序列的響應和所述第二序列的響應,并比較所述第一序列的響應和所述第二序列的響應;
依據比較結果確定是否存在命令與控制信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據比較結果確定是否存在命令與控制信道包括:
在所述比較結果為所述第一序列的響應和所述第二序列的響應一致的情況下,確定不存在所述命令與控制信道;
在所述比較結果為所述第一序列的響應和所述第二序列的響應不一致的情況下,確定存在所述命令與控制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石網科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石網科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9842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