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96013.2 | 申請日: | 2017-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0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高林玉;易斌;何海林;胡家磊;韓雙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倍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1/15 | 分類號: | F16L11/15;F16L33/02;B21D15/06;B21D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濤 |
| 地址: | 261101 山東省濰坊市濱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副管 波紋狀結構 液壓成形 復合管 等厚 套接 主管 雙層結構 主管兩端 端口處 液壓成形技術 被動液壓 波峰區域 成形過程 傳統工藝 焊接工序 緊密貼合 連接結構 一體成形 軸向位移 管材 變薄 成形 管身 漏油 平齊 滲油 凸臺 疲勞 替代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管材液壓成形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包括主管以及分別套接在所述主管兩端的副管;所述主管的管身成形波紋狀結構;所述主管與副管的套接部分緊密貼合形成雙層結構;所述主管與副管的端口處平齊;借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通過主管兩端套接副管然后采用液壓一體成形方法形成雙層結構,并采用被動液壓結構在主管管身上形成波紋狀結構以及在兩端的端口處形成凸臺連接結構;替代了傳統工藝中的焊接工序,顯著提高了疲勞強度;也解決了滲油、漏油的問題。成形過程中波紋狀結構的波峰區域變薄降低了此處的剛性,使得本發明能夠應用到對軸向位移要求更高的工況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材液壓成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現代制造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例如在汽車領域,隨著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法律法規對車輛尾氣排放要求的提升,汽車結構的輕量化顯得日益重要。于此同時在其他工業領域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從而使得結構輕量化成為現代先進制造技術的一種發展趨勢。
管件液壓成形工藝正是以減少材料消耗、零件質輕、強度高和結構設計靈活的優點適應了汽車和飛機等領域結構輕量化的發展要求,成為了當前金屬塑性成形領域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管件液壓成形簡稱是一種加工空心管件的先進塑性加工工藝,成形過程是在一個封閉的腔體中利用液體作為傳力介質,在施加內部壓力的同時,配合軸向進給補料使管還沿著徑向按一定的軌跡擴張成形的工藝,是一種少無切削加工,精確(半精確)成形技術,屬于先進制造技術范疇。
波紋管是一種柔性件,在軸向力、橫向力和彎矩的作用下允許產生較大的變形,在工程技術中主要作為彈性元件、金屬軟管和膨脹節的柔性段,用以補償因熱脹冷縮、機械位移或振動引起的管線、設備等尺寸變化或軸向、橫向和角向位移。
參見圖1,波紋狀柔性復合管的傳統生產方法為:帶波紋結構的主管1的兩端外套副管2形成搭接結構;之后在搭接結構處釬焊形成焊縫A。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整個部件處于振動環境中,因此焊縫A處易產生疲勞失效,并且還存在著滲油、漏油等問題。傳統生產方法還存在工藝過程復雜、廢品率高、勞動強度大等問題。
綜上可知,現有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通過主管兩端套接副管然后采用液壓一體成形方法形成雙層結構,并采用被動液壓結構在主管管身上形成波紋狀結構以及在兩端的端口處形成凸臺連接結構;替代了傳統工藝中的焊接工序,顯著提高了疲勞強度;也解決了滲油、漏油的問題。成形過程中波紋狀結構的波峰區域變薄降低了此處的剛性,使得本發明能夠應用到對軸向位移要求更高的工況中。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包括主管以及分別套接在所述主管兩端的副管;所述主管的管身成形波紋狀結構;
所述主管與副管的套接部分緊密貼合形成雙層結構;所述主管與副管的端口處平齊。
根據本發明的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所述雙層結構的形狀為平直或彎曲。
根據本發明的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所述一側端口處的雙層結構一體成形凸臺連接結構,另一側端口連接法蘭或琶型接頭。
根據本發明的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所述端口處連接法蘭或琶型接頭。
根據本發明的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所述主管與副管的材質為不銹鋼304。
根據本發明的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所述雙層結構的厚度不大于1.5mm。
根據本發明的非等厚液壓成形柔性復合管,所述主管的厚度不大于1mm,所述副管的厚度為1~3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倍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濰坊倍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960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空消音管
- 下一篇:一種用于醫用氣源氣體傳輸的密封轉接組件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