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保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94022.8 | 申請日: | 2017-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48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大正科美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75/04 | 分類號: | C09D175/04;C09D127/12;C09D125/14;C09D169/00;C09D5/33;C09D7/80 |
| 代理公司: | 11357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饒富春 |
| 地址: | 473132 河南省南陽市官***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保隔熱涂料 制備 混合物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甲基丙烯酸環己酯 水性氟碳乳液樹脂 水性聚氨酯乳液 羥基丙烯酸樹脂 雙酚A聚碳酸酯 第二混合物 第一混合物 反射隔熱 環保標準 納米材料 苯乙烯 分散劑 改性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環保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利用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樹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雙酚A聚碳酸酯與第二混合物(由納米材料與甲基丙烯酸環己酯改性的羥基丙烯酸樹脂等制成)制成第三混合物,然后將第三混合物倒入先行制備的第一混合物(由分散劑等制成)中,最終得到一種環保隔熱涂料,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低,符合環保標準(遠遠優于國家標準),同時還具有優異的反射隔熱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涂料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環保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隨著城鄉建設步伐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取暖裝機量不斷增加,建筑能耗比例隨之不斷上升。同時,伴隨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全球能源日益緊張,節能已經成為全球化的話題。于建筑節能而言,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建筑外墻和門窗、玻璃幕墻的隔熱保溫。
針對目前的外墻裝飾材料現狀,我國各級政府陸續頒布了相關規定,提倡在住宅、工業建筑、公共建筑及構筑物等裝修工程中應用建筑涂料,多層住宅及一般工業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外墻裝飾宜使用壽命期5年以上的建筑涂料,高層建筑宜使用壽命期10年以上的建筑涂料。
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反射日光的涂料,但是真正同時具有良好隔熱效果的隔熱涂料并不多,因為這些涂料通常是依賴于外加的具有反光性能的材料(如玻璃微珠)發揮作用,很難獲得優良的隔熱效果。
另外,很多涂料中含有大量有機溶劑,環保性差,不符合當前的綠色環保訴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環保性差和隔熱效果欠佳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環保隔熱涂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分散劑、流平劑、成膜助劑和硅烷偶聯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得到第一混合物,備用;
(2)將納米六硼化鑭、納米氧化鉻、納米二氧化鈦加入聚乙二醇200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環己酯改性的羥基丙烯酸樹脂,超聲分散20~30分鐘,得到第二混合物,備用;
(3)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樹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與雙酚A聚碳酸酯混合均勻,低速攪拌分散,邊攪拌邊緩慢加入步驟(2)所得第二混合物,中速攪拌分散,得到第三混合物;
(4)將步驟(4)所得第三混合物倒入步驟(1)所得第一混合物中,高速攪拌分散,過濾,即得。
優選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樹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雙酚A聚碳酸酯、第二混合物和第一混合物的質量比為30~40:20~25:15~20:10~12:15~20:10。
進一步優選的,第一混合物中,分散劑、流平劑、成膜助劑、硅烷偶聯劑和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3~4:0.1~0.2:0.3~0.4:0.2~0.3:10。
進一步優選的,第二混合物中,納米六硼化鑭、納米氧化鉻、納米二氧化鈦、聚乙二醇200和甲基丙烯酸環己酯改性的羥基丙烯酸樹脂的質量比為5~6:3~4:1~2:20~30:10。
優選的,所述分散劑為聚羧酸銨鹽分散劑。
優選的,所述流平劑為聚二甲基硅氧烷。
優選的,所述成膜助劑為乙二醇丁醚。
優選的,所述硅烷偶聯劑為改性氨基硅烷偶聯劑或環氧基有機硅烷偶聯劑中的任一種。
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環己酯改性的羥基丙烯酸樹脂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環己酯與羥基丙烯酸樹脂于分散釜中攪拌、分散,過濾,即得;其中,甲基丙烯酸環己酯與羥基丙烯酸樹脂的質量比為1:5~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大正科美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南陽大正科美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940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