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海水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92557.1 | 申請日: | 201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56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蒙;彭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得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F11/173 | 分類號: | C23F11/17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116 江蘇省徐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水緩蝕劑 制備 緩蝕性能 亞硫酸 羥基膦酰基乙酸 烷基 分散氧化鐵 環氧琥珀酸 聚天冬氨酸 七水硫酸鋅 有機化合物 緩蝕藥劑 金屬表面 金屬腐蝕 冷卻系統 碳鋼試片 溫度循環 抑菌性能 二甲基 環保型 吸附膜 乙基銨 復配 緩蝕 氫鈉 改良 海水 侵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海水緩蝕劑的制備方法,選定聚天冬氨酸作為環保型海水緩蝕劑的主要原料,然后與七水硫酸鋅、2?羥基膦酰基乙酸與十六烷基二甲基(2?亞硫酸)乙基銨等緩蝕藥劑復配,再加入改良過的有機化合物環氧琥珀酸氫鈉,通過兩者之間協同作用增強其緩蝕性能。本發明制備的海水緩蝕劑,其緩蝕性能穩定,可以滿足不同溫度循環冷卻系統的緩蝕要求,可以在金屬表面形成較為完整的吸附膜,有效阻止了金屬腐蝕反應,抑制海水對碳鋼試片表面的侵蝕,具有良好的分散氧化鐵性能及優秀的抑菌性能,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緩蝕劑,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海水緩蝕劑。
背景技術
我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淡水資源危機日益加劇。八十年代后,我國沿海十四個開放城市中有九個城市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水,許多沿海地區,由于地下水超采,已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面下沉,海水倒灌,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造成了明顯的不利影響。對于沿海城市,開發利用海水代替部分淡水,是緩解我國沿海城市淡水資源緊缺局面的一個有效途徑。由于工業冷卻用水通常要占工業總用水量的 80%左右,因此,用海水代替淡水直接做工業冷卻用水,對海水進行的有效利用,不僅可以節約寶貴的淡水資源,還對促進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利用海水代替淡水作為工業冷卻用水可以有效緩解我國水資源匱乏局面,但由于海水含鹽量高,具有腐蝕和結垢性離子濃度遠高于一般淡水,且微生物種類繁多等缺點。因此,用海水做為工業循環冷卻水,就存在著嚴重的腐蝕、結垢和粘泥附著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通過添加能夠有效控制金屬腐蝕、結垢及菌藻生長的海水緩蝕劑。
隨著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要求海水緩蝕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緩蝕、阻垢及殺菌性能,且綠色環保,對環境危害小。鑒于此,需要研制出緩蝕性能較好且具有殺菌性能新型海水緩蝕劑來滿足工業用水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海水緩蝕劑的制備方法,選定聚天冬氨酸作為環保型海水緩蝕劑的主要原料,然后與七水硫酸鋅、2-羥基膦酰基乙酸與十六烷基二甲基(2-亞硫酸)乙基銨等緩蝕藥劑復配,再加入改良過的有機化合物環氧琥珀酸氫鈉,通過兩者之間協同作用增強其緩蝕性能。
一種新型海水緩蝕新型海水緩蝕劑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向裝有冷凝管、溫度計和攪拌棒的250mL四口燒瓶中加入15.56~23.56重量份的聚天冬氨酸,30重量份去離子水,加熱攪拌,控制溫度在40~45℃,加入40重量份質量濃度為25%的NaOH溶液,350rmp轉速下攪拌1h。加入0.234~1.034重量份改良過的環氧琥珀酸氫鈉和4.27~12.27重量份的LiOH?H2O,升溫到90~95℃下反應10h。將反應液加100重量份去離子水稀釋,過強酸性離子交換柱,減壓蒸餾出水份,將剩余物加入到30%無水乙醇中并不斷攪拌,得到淡黃色固體,放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
2)向裝有冷凝管、溫度計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0.5重量份上述制備的淡黃色固體物質、100重量份甲醇水溶液,在不斷攪拌下滴加20重量份質量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鈉和甲醇水的溶液,另加入3重量份七水硫酸鋅,緩慢加熱至50℃,滴加4重量份的2-羥基膦酰基乙酸、2重量份的十六烷基二甲基(2-亞硫酸)乙基銨和10重量份的H2O2,每隔20min用精密pH試紙測一次pH值,并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保持在3.5~4.5,同時控制溫度不超過65℃。滴加完H2O2溶液,保溫55~60℃反應3小時,將反應溶液用冰浴冷卻至-4℃,有固體產物析出,抽濾,用200重量份甲醇水溶液洗滌,抽干、重結晶,得到白色結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即得到新型海水緩蝕劑。
上述發明中改良的環氧琥珀酸氫鈉制備方法如下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得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得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925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