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混凝土屋頂的光伏供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86376.8 | 申請日: | 201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58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孫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振華 |
| 主分類號: | H02S20/23 | 分類號: | H02S20/23;H02S40/30;H02S40/38;H02S40/32;H02S30/00;H02G13/00;F24S25/615;F24S25/10;F24S25/636;F16B3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曉東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伏供電系統 混凝土屋頂 安裝組件 防雷 太陽能電池板 智能控制模塊 發電穩定性 安裝支架 發電系統 雷雨天氣 能源模塊 轉換模塊 供應源 鎖緊件 儲電 減小 拆卸 雷電 太陽能 屋頂 轉化 維護 | ||
1.一種適用于混凝土屋頂的光伏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源模塊(100),其通過防雷安裝組件(101)設置于家庭屋頂端,能夠接收太陽能且將其轉化為電能用于家庭電能的供應源;且所述能源模塊(100)為若干太陽能板(102)之間、以及所述太陽能板(102)與所述防雷安裝組件(101)之間均通過節點(103)依次排列形成,且所述節點(103)還包括邊緣節點(103a)、中節點(103b)和底節點(103c),三者之間配合作用將若干所述太陽能板(102)排列連接后安裝于所述防雷安裝組件(101)上;
智能控制模塊(200),其輸入端與所述能源模塊(100)的輸出端連接,能夠將來源于所述能源模塊(100)轉化的電能控制輸出,且所述智能控制模塊(200)還包括充電模塊(201)、放電模塊(202)、計量模塊(203),三者均作為所述智能控制模塊(200)的輸出模塊;
儲電模塊(300),與所述智能控制模塊(200)的輸出端連接,且通過所述充電模塊(201)將所述智能控制模塊(200)中接收的電能存儲備用;以及,轉換模塊(400),與所述智能控制模塊(200)的輸出端連接,還包括直流轉換器(403)以及交流轉換器(404),所述智能控制模塊(200)將所述儲電模塊(300)中存儲的電能通過所述放電模塊(202)分別輸送至所述直流轉換器(403)以及所述交流轉換器(404)中對應供給直流用電器(403a)和交流用電器(404a)使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混凝土屋頂的光伏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模塊(100)為設置于屋頂端的所述太陽能板(102)陣列組成,并通過防雷安裝組件(101)防雷固定;所述智能控制模塊(200)為控制器,且控制芯片是為單片機;且所述計量模塊(203)能夠與外接檢測裝置連接測量供電參數。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于混凝土屋頂的光伏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安裝組件(101)還包括基座(101a)、立柱(101b)以及梁(101c),
所述基座(101a)內埋設置有對稱的螺栓(101a-1),且若干不同長度的所述立柱(101b)通過所述螺栓(101a-1)設置于所述基座(101a)上并通過螺母鎖緊;以及,所述梁(101c)包括斜梁(101c-1)和橫梁(101c-2),所述斜梁(101c-1)與所述立柱(101b)的頂端連接,且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若干所述橫梁(101c-2)通過螺栓與設置于所述斜梁(101c-1)的上表面;
所述立柱(101b)與所述斜梁(101c-1)之間通過角鋼件(101d)連接,且由鎖緊件(A)完成所述角鋼件(101d)與所述斜梁(101c-1)之間的鎖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用于混凝土屋頂的光伏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101c-2)延伸的方向與所述斜梁(101c-1)傾斜方向垂直,且所述橫梁(101c-2)為“U”字型梁件;以及,
所述邊緣節點(103a)還包括壓件(103a-1)、螺釘(103a-2)、螺帽(103a-3)以及墊片(103a-4),所述壓件(103a-1)的頂端將所述太陽能板(102)下壓,其下端通過所述螺釘(103a-2)、所述螺帽(103a-3)以及所述墊片(103a-4)之間配合與所述橫梁(101c-2)連接構成所述邊緣節點(103a);
所述中節點(103b)為相鄰兩塊所述太陽能板(102)之間通過對稱的兩個所述壓件(103a-1)分別壓住后,通過所述螺釘(103a-2)、所述螺帽(103a-3)以及所述墊片(103a-4)配合與所述橫梁(101c-2)連接構成;
所述底節點(103c)還包括接套(103c-1)和套孔(103c-2),所述套孔(103c-2)設置于所述接套(103c-1)上與所述橫梁(101c-2)上的開口對應,且通過螺栓實現連接,能夠將相鄰所述橫梁(101c-2)之間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用于混凝土屋頂的光伏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1a)的底面與屋面相接觸,且其底面還設置防水卷材(101e);其中所述太陽能板(102)通過所述橫梁(101c-2)平行所述斜梁(101c-1)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振華,未經孫振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8637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