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支持多種用戶界面風格的方法、智能電視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84290.1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961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443 | 分類號: | H04N21/443;H04N21/48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戶界面風格 風格 電視設備 存儲介質 智能電視 維度 應用程序軟件 目錄及文件 用戶界面UI 動態切換 開發周期 命名方式 權限控制 設計系統 設計優化 問題缺陷 系統支持 系統資源 應用程序 映射文件 資源配置 資源文件 可切換 專用的 加載 編譯 出廠 兼容 多樣性 時機 改進 開發 統一 | ||
本發明公開支持多種用戶界面風格的方法、智能電視及存儲介質,用于基于Android的電視設備系統支持多種用戶界面風格,并且能動態切換。本發明針對原有系統的問題缺陷,通過設計專用的用戶界面UI風格代碼維度、設計優化資源ID映射文件相關的編譯工具及系統資源加載機制、設計改進資源配置的維度、設計多種UI風格切換的接口及權限控制、設計系統及應用程序同時兼容包含多種UI風格資源文件所需遵守的目錄及文件命名方式、設計UI風格進行切換的最佳執行時機等,實現不同UI風格的電視設備使用統一的系統及應用程序軟件,縮短了開發周期、降低了開發成本;使電視設備出廠后,依據不同的需求可切換不同的UI風格,實現產品的多樣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于Android的智能電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支持多種用戶界面風格的方法、智能電視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雖然基于Android的電視設備具備豐富的用戶界面UI體驗,例如可以動態切換語言、橫豎屏等,但其用戶界面UI風格實現方案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從產品的角度來講,電視產品可能需要多種用戶界面UI風格的支持。例如按使用的場所劃分,有家用電視、商場、酒店等公共場所的電視,因為功能要求不同,可以設計成不同的用戶界面UI風格;電視設備廠商,依據市場定位的需求,也需要針對不同的機型、不同的子品牌,設計出不同用戶界面UI風格的電視。除此之外,電視產品在升級新版系統的過程中也存在用戶界面UI風格切換的需求。然而,對于電視設備實現多種用戶界面UI風格的支持及切換,缺少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根據不同的用戶界面UI風格需求,定制不同的系統軟件及應用程序軟件,存在開發測試成本高、產品開發周期長、變更需要系統及應用升級等缺點; 應用程序包含多個UI風格的資源包,在集成編譯時,通過自動編譯工具,依據產品配置項,自動編譯打包指定產品所需的用戶界面UI風格資源包,此方法較上述方法略有改進,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編譯依賴問題,無法實現切換,并且部署升級需要管理不同用戶界面UI風格的多個應用程序,容易出現操作失誤。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種支持多種用戶界面風格的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智能電視,通過設計專用的用戶界面UI風格代碼維度,設計優化資源序列號ID映射文件相關的編譯工具及系統資源加載機制,設計改進ResConfig的維度,設計多種UI風格切換的接口及權限控制,設計系統及應用程序同時兼容包含多種用戶界面UI風格資源文件所需遵守的目錄及文件命名方式,設計用戶界面UI風格切換最佳執行時機,實現基于Android的電視設備系統支持多種用戶界面UI風格。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支持多種用戶界面風格的方法,用于基于Android的電視設備系統支持多種用戶界面風格,并且能動態切換,包括如下步驟:
A、創建用戶界面風格代碼維度;
B、創建優化資源序列號映射文件的編譯工具及系統資源加載機制;
C、創建改進資源配置的維度;
D、創建多種用戶界面風格切換的接口及權限控制;
E、創建系統及應用程序同時兼容包含多種用戶界面風格資源文件所需的目錄及文件命名方式;
F、根據切換命令選擇用戶界面風格資源文件切換用戶界面風格。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技術方案,上述步驟A創建用戶界面風格代碼維度具體包含如下步驟:
綜合系統配置維度和資源序列號維度,在系統或應用程序編譯打包時,生成資源序列號映射文件;
資源序列號映射文件記錄系統配置及資源序列號的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842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