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調節物聯網終端覆蓋增強級別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83721.2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301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引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芯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4/08 | 分類號: | H04W74/08;H04L5/0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駱希聰 |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節 聯網 終端 覆蓋 增強 級別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調節物聯網終端覆蓋增強級別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確定增強覆蓋級別;初始化隨機接入參數,所述參數包括前導碼重傳次數;根據所確定的增強覆蓋級別所對應的重復次數發送前導碼;當隨機接入失敗時,提高所述增強覆蓋級別;當隨機接入成功時,判斷所述增強覆蓋級別是否有降低的余量,如果是,則降低所述增強覆蓋級別。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調節物聯網終端覆蓋級別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是低功耗廣域網 (LowPower Wide Access,LPWA)的眾多技術之一,其可以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
NB-IoT使用180kHz上下行帶寬通過E-UTRA(Evolved-UMTS Terrestrial RadioAccess,進化的UMTS陸地無線接入)接入網絡,可直接部署于GSM網絡或LTE網絡。NB-IoT有三種部署的模式:獨立模式 (Stand-alone operation)、保護頻段模式(Guard-bandoperation)以及頻段內模式(In-band operation)。NB-IoT在多址方式上與傳統LTE相同,下行使用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頻分多址)多址技術,上行使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單載波頻分多址)。NB-IoT在頻帶占用上分為單音(Single-tone,一個上行子載波)和多音(Multi-tone,多個上行子載波)。Rel13的NB-IoT采用的是半雙工的FDD,暫不支持TDD。NB-IoT支持多載波(Multi-carrier,即 Multi-PRB)方式,即可以另外使用其他非錨定(non-anchor)NB-IoT載波來傳數據。
隨機接入過程是移動通信中終端必須支持的過程,通過隨機接入過程,終端可以實現與網絡的上行同步以及獲得網絡所分配的上行資源。隨機接入過程是對傳統LTE終端和NB-IOT終端都是必須的,而考慮到NB-IOT 網絡的特殊性,在NB-IOT的隨機接入過程中,為了網絡側能夠更好的接收到終端在隨機接入過程中發出的前導(preamble)碼,3GPP協議為NB-IOT 定義了幾個覆蓋增強級別(Coverage Enhanced LEVEL,CE LEVEL),不同的 CE級別其前導碼重復的次數是不一樣的,在接收質量不好的情況下,前導碼重復的次數就越多,從而接收端更容易檢測出正確的前導碼。比如說,不同CE級別下可能配置的重復次數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也就是說,不同CE級別下,一次前導碼發送嘗試時的前導碼重復次數是不同的。如果重復次數為4的話,前導碼的發送時序如圖 2 所示,其中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隨機接入響應)窗是指每次前導碼發送后等待接收RAR的時間長度。
在現有技術下,如圖1A-1B所示,網絡可以通過在觸發隨機接入過程的 PDCCH指令中指示NPRACH重復次數,或者高層配置消息指定起始CE 級別。在隨機接入過程開始時,如果在步驟101確認前述事實,則在步驟 102中,終端使用該起始CE級別。否則在步驟103和104,根據服務小區 RSRP和門限決定UE處于什么級別。
網絡在系統消息中發布了隨機接入的相關參數,其中包括 rsrp-ThresholdsPrachInfoList-r13中配置了不同CE級別對應的門限值,最多可配置3個門限值,描述為:
RSRP-ThresholdsPrachInfoList-r13::=SEQUENCE(SIZE(1..3))OF RSRP-Range
以網絡配置了兩個門限為例,比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芯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未經聯芯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837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