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添加阻燃劑的阻燃慢回彈海綿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82340.2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46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羅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三門中鑫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48 | 分類號: | C08G18/48;C08G18/64;C08J9/08;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橋律師事務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華;陳麗霞 |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慢回彈海綿 阻燃劑 氧指數 阻燃 全水發泡 發煙量 慢回彈聚醚多元醇 聚脲多元醇 燃燒 海綿制造 物理指標 異氰酸酯 發泡 回彈 拉伸 撕裂 抑煙 催化劑 制造 配方 自由 | ||
本發明涉及海綿制造領域,公開一種不添加阻燃劑的阻燃慢回彈海綿及其制造方法,通過控制A組分和B組分各自的量,再經過全水發泡的過程得到慢回彈海綿,所用的慢回彈聚醚多元醇、異氰酸酯、催化劑根據具體情況做相應的調整,通過聚脲多元醇能顯著提高泡沫的氧指數,有效降低泡沫燃燒時的發煙量,具有顯著的抑煙作用避免普通阻燃劑雖能有效提高泡沫的氧指數,但對泡沫燃燒時的發煙量卻有不利影響,所得的慢回彈海綿在配方中不添加任何阻燃劑,就能達到阻燃效果,氧指數都在25以上,密度低后自由發泡密度不達30kg/m3,全水發泡,物理指標優良,回彈時間可達60s以上,撕裂拉伸,壓陷均達到國家標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綿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不添加阻燃劑的阻燃慢回彈海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的高回彈阻燃海綿如要阻燃通常要在配方A料中加阻燃劑才能使海綿達到阻燃的效果,而阻燃劑的氣味較大,又含三聚氰胺,磷,嗅等元素,這些不符合海綿的化學指標的檢測要求,故在長期的實踐中,分析原因,尋找突破,現發明的高回彈阻燃海綿的特點是:在配方中不添加任何阻燃劑,就能使高回彈,海綿阻燃,氧指數可達25以上,密度低后自由發泡密度不達30(不添加141b二氯甲烷等物理發泡劑),全水發泡,模塑海綿密度40以下,物理指標優良,回彈可達60以上,撕裂拉伸,壓陷均達到國家標準。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高回彈海綿阻燃依賴阻燃劑的缺點,提供一種不添加阻燃劑的阻燃慢回彈海綿及其制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不添加阻燃劑的阻燃慢回彈海綿,包括以下按質量份數計的組分:
A組分包括:35份第一聚醚多元醇、45份第二聚醚多元醇、12~40份的聚脲多元醇、0.5~3份慢回彈硅油、1~2份催化劑、2~6份水;聚脲多元醇能顯著提高泡沫的氧指數,有效降低泡沫燃燒時的發煙量,具有顯著的抑煙作用避免普通阻燃劑雖能有效提高泡沫的氧指數,但對泡沫燃燒時的發煙量卻有不利影響,所得的慢回彈海綿在配方中不添加任何阻燃劑,就能達到阻燃效果。
B組分包括:40~60份異氰酸酯。
作為優選,第一聚醚多元醇為為羥值為40~50的慢回彈聚醚多元醇。第一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較大,能減少聚醚多元醇和異氰酸酯的使用量。
作為優選,第二聚醚多元醇為羥值為240~310的慢回彈聚醚多元醇。采用羥值適中的聚醚多元醇,增加海綿的彈性。
作為優選,催化劑為二丁基二月桂酸錫、辛酸亞錫、N,N-二甲基芐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三乙烯二胺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選,異氰酸酯為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的其中一種或多種。
一種不添加阻燃劑的阻燃慢回彈海綿的制造方法,按權利要求1的組分含量稱取組分,將A組分中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慢回彈硅油、催化劑、水加入到攪拌器中,攪拌1min~2min使之混合,先加入12~40份的聚脲多元醇中重量份的三分之一份進行攪拌混合,混合1-2min后,靜至5-10min后,再加入12~40份的聚脲多元醇中重量份的三分之二份進行攪拌混合,混合1-2min后,再加入B組分倒入剛攪勻的A組分中,攪拌3—7s后自由發泡,發泡結束后在常溫下固化得到阻燃慢回彈海綿。分兩次添加聚脲多元醇,第一次初步混合后,混合放熱,待混合物靜置后回復室溫,再次添加聚脲多元醇混合時基本不會放熱,使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聚脲多元醇的性質更加穩定,充分發揮其阻燃效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三門中鑫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省三門中鑫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823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