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覺反饋組件和觸覺反饋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711480240.6 | 申請日: | 2017-12-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92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發明(設計)人: | 倪宇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G06F3/044;B60W5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33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觸覺反饋組件 觸覺反饋 人體觸碰 信號源 第二電極 第一電極 檢測裝置 第二檢測 電壓信號 檢測 驅動 裝置設置 電極 觸碰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觸覺反饋組件和觸覺反饋方法,觸覺反饋組件包括:第一載體、第二載體、第一檢測裝置、第一電極、第二檢測裝置和第二電極;第一檢測裝置設置在第一載體上,以檢測第一載體是否被人體觸碰,以及人體觸碰第一載體的位置;第一電極設置在第一載體上,與信號源相連接;第二檢測裝置設置在第二載體上,以檢測第二載體是否被人體觸碰;第二電極設置在第一載體上,與信號源相連接;當第一檢測裝置檢測到第一載體被人體觸碰時,信號源以電壓信號驅動第一電極,在電極與人體之間產生觸覺反饋效果;當人體同時觸碰第一載體和第二載體時,信號源以電壓信號驅動第二電極;在人體與第二載體之間產生觸覺反饋效果。該觸覺反饋組件結構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觸覺反饋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觸覺反饋組件和觸覺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觸覺反饋技術大概分為以下幾類:超聲波觸覺反饋,電活性集合物材料的觸覺反饋以及震動馬達式的觸覺反饋。在相關技術中,超聲波式、電活性集合物材料的觸覺反饋和震動馬達式的觸覺反饋,均需要增加額外的元件,以及設置這些元件的空間,增加了原有產品的成本,并且需要對產品的結構進行大范圍的改動,使得觸覺反饋組件的應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種觸覺反饋組件。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種觸覺反饋方法。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出另一種觸覺反饋方法。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觸覺反饋組件,包括:第一載體、第二載體、第一檢測裝置、第一電極、第二檢測裝置和第二電極;第一檢測裝置設置在第一載體上,以檢測第一載體是否被人體觸碰,以及人體觸碰第一載體的位置;第一電極設置在第一載體上,與信號源相連接;第二檢測裝置設置在第二載體上,以檢測第二載體是否被人體觸碰;第二電極設置在第一載體上,與信號源相連接;當第一檢測裝置檢測到第一載體被人體觸碰時,信號源以電壓信號驅動第一電極,在電極與人體之間產生觸覺反饋效果;當人體同時觸碰第一載體和第二載體時,信號源以電壓信號驅動第二電極;在人體與第二載體之間產生觸覺反饋效果。
本發明所提供的觸覺反饋組件,通過在第一載體上設置第一檢測裝置,使得當人體觸碰第一載體時,第一檢測裝置可檢測出第一載體被觸碰,并檢測出第一載體被觸碰的具體位置,再通過電壓信號驅動位于該位置的第一電極,使得第一電極與人體之間產生觸覺反饋信號;同樣的,在第二載體上設置第二檢測裝置,使得當人體觸碰第二載體時,第二檢測裝置可檢測出第二載體被觸碰,此時第一檢測裝置同時檢測出第一載體被觸碰以及被觸碰的位置,再通過電壓信號驅動位于該位置的第二電極,使得人體與第二載體之間產生觸覺反饋效果;該觸覺反饋組件結構簡單,在應用時,在載體上設置檢測裝置和電極即可實現觸覺反饋效果,便于觸覺反饋組件的安裝和使用,并且不需要對第一載體和第二載體的結構進行過多的改動,提升了觸覺反饋組件的適用性。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技術方案中的觸覺反饋組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第一電極上包覆有第一絕緣層,第一絕緣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μm,并且小于或等于50μm。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電極外側設置絕緣層,并將絕緣層的厚度設置為2μm至50μm,使得在第一電極接收到電壓信號時,人體接地,使得第一電極與人體之間形成電容,進而使得電極與人體之間可產生觸覺反饋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第二電極上包覆有第二絕緣層,第二絕緣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μm,并且小于或等于2μm。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二電極外側設置絕緣層,并將絕緣層的厚度設置為0.1μm至2μm,避免電壓信號的電壓過高而使得用戶產生不適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昌歐菲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802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