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藥物可控釋放的納米載體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75680.2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7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琛;趙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7/69 | 分類號: | A61K47/69;A61K47/59;A61K47/58;A61K47/60;A61K31/704;A61K31/573 |
| 代理公司: | 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 地址: | 21119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管 納米載體 氨基 可控釋放 聚合物 溫敏聚合物 修飾 制備 裝載 表面帶有羥基 納米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電化學 兩親分子 親水藥物 疏水藥物 物質傳輸 一端封閉 制備過程 共聚物 毒害 | ||
本發明屬于納米生物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現藥物可控釋放的納米載體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納米載體包括一端封閉的納米管和開關聚合物,開關聚合物為溫敏聚合物、pH敏感聚合物或溫敏聚合物和pH敏感聚合物的共聚物,所述納米管內修飾有氨基,所述的氨基通過兩親分子連接所述開關聚合物,所述納米管的材質為表面帶有羥基的材質,所述納米管內修飾氨基的深度小于所述納米管的總深度。該納米載體不僅可以實現藥物的可控釋放,還可以通過電化學方法探究納米管的物質傳輸性質。該納米載體制備過程簡單、條件溫和,即可以裝載親水藥物又可以裝載疏水藥物,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對人體無直接或間接毒害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生物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現藥物可控釋放的納米載體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智能藥物釋放系統引起廣泛關注。對比自由的藥物分子輸運存在很多問題,刺激響應釋放克服了較多的問題,包括較低的穩定性、較差的選擇性和較低的溶解可分散性。為了實現可控的藥物釋放,納米、微米載體的可控藥物輸運系統被廣泛應用。納米微米載體用于可控的藥物分子輸運和釋放的原理是基于內部或外部的驅動,使負載的藥物泄露出來。在內部驅動體系中,藥物的釋放響應于目標組織較之于其他組織的獨特的生理性質,如pH、氧化還原性、溫度等。因此,利用這些微環境的變化,以實現可控藥物輸運的納米微米載體成為了當今藥物載體材料研究的重點。
在納米微米載體中,多陽極氧化鋁納米管得到極大的關注。這不僅是因為多陽極氧化鋁納米管的高穩定性、化學惰性、可控的孔徑、合成過程簡單、可控、可重復性高等優勢,而且多陽極氧化鋁納米管的存在為后續藥物分子的負載、生物大分子的嫁接和納米顆粒的粘附提供了便利。基于此,科學研究者可以簡單地將高分子或生物分子嫁接在嵌入多陽極氧化鋁納米管孔道內,以實現藥物的刺激響應釋放,在骨科和牙科生物骨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病理部位的生理環境與正常組織截然不同,如溫度和pH,因此構建一個溫度和/或pH響應的藥物載體,在臨床治療中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實現藥物可控釋放的納米載體,可以使其具有外源性刺激響應能力和/或內源性刺激響應能力,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為實現上述目的,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實現藥物可控釋放的納米載體,包括一端封閉的納米管和開關聚合物,
所述開關聚合物為溫敏聚合物、pH敏感聚合物或溫敏聚合物和pH敏感聚合物的共聚物,
所述納米管內修飾有氨基,所述的氨基通過兩親分子連接所述開關聚合物,
所述納米管的材質為表面帶有羥基的材質,
所述納米管內修飾氨基的深度小于所述納米管的總深度。所述納米管從開口處向內修飾一段氨基,可使得其所連接的開關聚合物聚集于納米管開口處,從而使得納米管底部可以儲存更多的藥物。
優選的,所述納米管為多孔陽極氧化鋁,二氧化鋯或二氧化鈦納米管陣列;優選多孔陽極氧化鋁。
優選的,所述開關聚合物為溫敏聚合物和pH敏感聚合物的共聚物。
優選的溫敏聚合物為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聚(N-異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芐酯,優選的pH敏感聚合物為聚甲基丙烯酸(PMAA),聚乙烯吡啶,聚丙烯酸磷酸乙醇酯或聚(2-氨基-6-丙烯酰胺乙酯)。
優選的,所述兩親分子為磷脂。
優選的,所述磷脂為卵磷脂。
所述藥物儲存于所述納米管的封閉端內。
本發明所述的納米載體所載藥物為親水性藥物或疏水性藥物,如阿霉素、地塞米松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藥科大學,未經中國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756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