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過分相地面感應裝置檢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75404.6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46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森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9/08 | 分類號: | B61K9/08;G01M17/08;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 地址: | 61003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感器 磁場檢測探頭 工控機 控制盒 相機 自動過分相 地面感應 裝置檢測 自動過分相系統 電源線連接 動態測量 連接控制 雙重檢測 網線連接 有效預防 左右兩側 作業難度 列車 過分相 帶電 磁場 采集 圖像 達標 外部 發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過分相地面感應裝置檢測系統,安裝在列車(1)外部左右兩側的磁場檢測探頭(2)和相機(3),安裝在列車(1)內部的控制盒(4)和工控機(5);磁場檢測探頭(2)通過RS485總線連接控制盒(4),控制盒(4)通過電源線連接相機(3),控制盒(4)通過RS232總線與工控機(5)相連,工控機(5)通過網線連接相機(3);本發明通過磁場檢測探頭對地感器磁場進行動態測量;通過相機采集地感器圖像;通過對地感器外觀以及性能的雙重檢測,能夠及時發現不達標的地感器,有效預防因地感器問題導致帶電過分相事故,提高自動過分相系統的可靠性,同時也簡化現場工作人員作業強度及作業難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機車自動過分相功能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過分相地面感應裝置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電氣化鐵道電網采用單相供電,而電力系統則是三相供電系統。為了使電氣化鐵道從電力系統三相電網取流基本對稱,電氣化鐵道采用了分相分段取流的方法,即每隔20~25km設置一個分相區,相鄰分相區由不同相位的兩相供電,相鄰分相區約有30m左右的供電死區,這樣就存在電力機車如何通過分相區的問題。為防止相間短路,目前普遍采用的“車上自動控制斷電方式”由自動過分相地面感應裝置(后續簡稱為地感器)、車載感應接收裝置、車載控置系統組成,其中地感器用于提供分相區域中的位置信息,告知車載系統合、斷接觸網供電。分相點位置地感感應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以中性區段兩端垂直投射到鋼軌上,向左右兩側分別測量一室距離a,定下第一組地感器的安裝位置,該位置又稱為強迫點;再以這個點向左右分別測量一定距離b,定下第二地感器的安裝位置,該位置稱為預告點。反相運行時的預告點和強迫點也作為正向運行時的恢復點使用,在分相點的四個地感器在正、反向接車時都會用到。
自動過分相系統由自動過分相地面感應裝置(后續簡稱為地感器)、車載感應接收裝置、車載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自動過分相系統的地感器實質為一永久磁體,通過該永久磁體的磁場觸發車載感應接收裝置輸出信號給后級列車控制系統,磁體的好壞以及磁體磁場強度直接關系到能否有效觸發車載感應接收裝置?,F有針對自動過分相系統自動檢測設備都是針對車載部分即感應接收裝置、控制系統的檢測,針對地面感應裝置的檢測,目前采用人工定期前往各分相點用磁場測量設備手動檢測,存在作業強度大、檢測周期長、檢測數據準確性受人為操作影響、不便于測試數據集中、不便于跟蹤分析等諸多問題,作業現場反饋急需解一種自動化測量裝置來解決該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對地感器外觀以及性能的雙重檢測,能夠及時發現不達標的地感器,有效預防因地感器問題導致帶電過分相事故,提高自動過分相系統的可靠性的自動過分相地面感應裝置檢測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自動過分相地面感應裝置檢測系統,安裝在列車外部左右兩側的磁場檢測探頭和相機,安裝在列車內部的控制盒和工控機;磁場檢測探頭通過RS485總線連接控制盒,控制盒通過電源線連接相機,控制盒通過RS232總線與工控機相連,工控機通過網線連接相機;
磁場檢測探頭用于檢測對應方向的地感器的磁場強度,并將采集到的磁場強度信號通過RS485總線傳輸至控制盒;
相機用于對對應方向上的地感器進行圖像采集,并將采集到的地感器圖像通過網線傳輸至工控機;
控制盒用于對采集到的磁場強度信號進行處理,并將處理后的磁場強度信號通過RS232總線傳輸至工控機;控制盒還用于為相機提供電源;
工控機用于對相機采集到的地感器圖像進行處理,并根據圖像處理結果和接收到的磁場強度信號判斷地感器是否正常。
進一步地,所述磁場檢測探頭由多個霍爾傳感器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森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森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754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