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北斗遠程控制船用高速數據采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74350.1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59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晃;吳江越;胡乾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宇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185 | 分類號: | H04B7/185;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陳棟智 |
| 地址: | 225000 江蘇省揚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北斗 遠程 控制 高速 數據 采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遠程數據采集領域內的一種基于北斗遠程控制船用高速數據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使用北斗衛星短報文通信,通過發送端北斗用戶機發送出控制指令至接收端北斗用戶機;2)接收端北斗用戶機接收控制指令后進行解析并將指令轉化為控制船上采集系統的控制指令,同時會定時回告給發送端北斗用戶機,告知當前采集系統的狀態;3)采集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同時根據采集系統功率的大小以及被采集目標的運動規律進行自適應調節;4)將采集系統采集到的數據保存在SATA盤下,待試驗結束采集停止后可將SATA數據導出用作試驗數據分析,本發明通過自適應調節保證了系統自動采集射頻信號并始終處于最佳采集區,可用于軍事演習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據采集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遠程數據采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無線傳輸控制多以Wifi/Bluetooth和無線速傳居多,但這些無線傳輸控制方法無法實現遠距離控制,尤其在軍事演習中無法遙控;現有數據采集設備技術比較成熟,能有較高采集存儲速率,但無法自適應根據外部輸入信號的大小無法保證采集信號始終處于最佳采集區;現有采集設備大多置于穩定平臺上,但沒有在搖擺平臺上(如船上)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北斗遠程控制船用高速數據采集方法,解決遠距離傳輸控制難的問題,且保證采集信號始終處于最佳采集區。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北斗遠程控制船用高速數據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使用北斗衛星短報文通信,通過發送端北斗用戶機發送出控制指令至接收端北斗用戶機;
步驟2)接收端北斗用戶機接收控制指令后進行解析并將指令轉化為控制船上采集系統的控制指令,同時會定時回告給發送端北斗用戶機,告知當前采集系統的狀態;
步驟3)采集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同時根據采集系統功率的大小以及被采集目標的運動規律進行自適應調節;
步驟4)將采集系統采集到的數據保存在SATA盤下,待試驗結束采集停止后可將SATA數據導出用作試驗數據分析。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步驟3)自適應調節的具體方法為:通過采集系統上AD采集后量化成幅度值,FPGA內部實時判讀當前采集到信號幅度值,如果幅度第一次超過事先設定的門限,則進行第一次衰減,而后再根據采集信號幅度判讀,每超過一次幅度則完成對應的衰減控制,始終保持采集信號不飽和,處于線性采集區。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通過采集系統內部的信號分析處理模塊實時采集判斷當前接收信號是否符合需要采集信號的特征,當特征符合時,衰減控制才有效,為避免同頻段信號影響,導致衰減誤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發送端北斗用戶機與接收端北斗用戶機在通信過程中會定時發送狀態檢測心跳報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步驟4)中數據的導出需要先進行解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使用北斗衛星短報文通信實現了遠距離可靠通信和對系統的可靠控制;同時通過自適應調節保證了系統自動采集射頻信號并始終處于最佳采集區。本發明可用于軍事演習中。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基于北斗遠程控制船用高速數據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使用北斗衛星短報文通信,通過北斗用戶機1(發送端)按照特定格式發送出控制指令(如轉臺方位指向、錄取開始、錄取停止、復位等)至北斗用戶機2(接收端);
步驟2)通過北斗用戶機2接收控制指令后進行解析并將指令轉化為控制船上采集系統的控制指令,同時會定時回告給北斗用戶機1,告知當前采集系統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宇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宇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743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