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水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73725.2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58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環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張清彥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水 過濾 過濾物 回收區 可回收垃圾 微生物絮凝 沉淀區 絮凝池 酸堿度 不可回收垃圾 處理效率 設備成本 網狀柵欄 沉降劑 上清液 消毒區 絮凝劑 消毒 復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廢水通過網狀柵欄第一次過濾,過濾物輸送至沉淀區;S2、調節沉淀區廢水的pH值,投入復合沉降劑,攪拌、靜置,第二次過濾,沉淀物轉移至可回收垃圾回收區,上清液轉移至pH調節池;S3、調整pH調節池內廢水的酸堿度,轉移至絮凝池,向絮凝池中投入絮凝劑,第三次過濾,沉淀物轉移至可回收垃圾回收區,過濾物轉移至微生物絮凝池中進行微生物絮凝,第四次過濾,沉淀物轉移至不可回收垃圾回收區,過濾物轉移至消毒區消毒,即完成廢水的處理。本發明提出的處理方法,操作簡單,所需設備成本低,對廢水的處理效果好,處理時間短,處理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三廢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廢水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廢水通常是指居民生活和工廠生產過程中排出的水,其數量巨大,不加以處理使之流向江河湖泊會對水體造成污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再通過食物鏈逐漸影響到其他生物和人們自身的生活,危害波及的范圍很寬。在廢水中工業化生產產生的廢水量占據了整個廢水總量的絕大多數,隨著工業化生產腳步的加快,工業化廢水的產量隨之增加,致使廢水的處理難度也隨之增加。而現有的廢水處理方法需求的設備昂貴,處理成本高,而設備需求低的廢水處理方法所達到的處理效果又不明顯?;诖?,本發明提出一種處理效果好、處理成本低的廢水的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廢水的處理方法。
一種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廢水通過網狀柵欄進行第一次過濾處理,濾除廢水中尺寸大于網狀柵欄上網格的廢物,并將過濾物輸送至沉淀區;
S2、調節沉淀區廢水的pH值為4~6,再向沉淀區中投入復合沉降劑,攪拌均勻后,靜置20~30min,進行第二次過濾,將沉淀物與上清液分離,并將沉淀物轉移至可回收垃圾回收區進行處理,同時將分離得到的上清液轉移至pH調節池;
S3、調整pH調節池內廢水的酸堿度至中性,再轉移至絮凝池,向絮凝池中投入廢水質量1%~3%的絮凝劑,進行絮凝1~2h,再進行第三次過濾,并將沉淀物轉移至可回收垃圾回收區進行處理,將過濾物轉移至微生物絮凝池中進行微生物絮凝,微生物絮凝結束后進行第四次過濾,并將沉淀物轉移至不可回收垃圾回收區,將過濾物轉移至消毒區進行二氧化氯消毒,即可進行再次循環使用,完成廢水的處理。
優選的,所述網狀柵欄由若干個尺寸相近的菱形網格交替焊接而成,且菱形網格的邊長為3~5cm。
優選的,所述復合沉降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可溶性鈣鹽20~30份,活性炭1~3份,硅藻土3~6份,除硫劑1~3份。
優選的,所述復合沉降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可溶性鈣鹽25份,活性炭2份,硅藻土4份,除硫劑2份。
優選的,所述可溶性鈣鹽為硝酸鈣、氯化鈣或碳酸氫鈣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混合。
優選的,所述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和十二水合硫酸鋁鉀的復配物,且聚丙烯酰胺和十二水合硫酸鋁鉀的質量比為2~4:1,且絮凝劑在使用前按照絮凝劑與水的質量比為0.2~0.5:100配制成絮凝劑水溶液,在配制絮凝劑水溶液時先取200~400倍質量的水,向水中加入相應質量的絮凝劑,于45~55℃超聲條件下溶解,再將余量的水加入,混合均勻,冷卻至室溫即得絮凝劑水溶液。
優選的,所述可回收垃圾回收區的具體處理操作為將垃圾回收區接收到的物料依次進行加壓脫水,送至加熱室進行烘干,轉移至粉碎室進行粉碎,稱重裝袋,轉移至肥料生產車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737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