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隔熱抗老化復合板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472777.8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16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姍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信比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5/02 | 分類號: | E04F15/02;C08L33/00;C08L63/00;C08K13/04;C08K3/34;C08K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老化 傾斜板 折流板 隔熱 隔熱性能 復合板 隔熱層 基板層 耐侯性 人字形 復合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隔熱抗老化復合板,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板層、折流板層、隔熱層、抗老化表層;所述折流板層包括若干根傾斜板、相鄰兩根所述傾斜板之間形成人字形。本發(fā)明具有強度高、隔熱性能好、耐侯性強、質量輕的優(yōu)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復合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隔熱抗老化復合板。
背景技術
復合地板是由不同樹種的板材交錯層壓而成,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實木地板濕脹干縮的缺點,干縮濕脹率小,具有較好的尺寸穩(wěn)定性,并保留了實木地板的自然木紋和舒適的腳感。實木復合地板兼具強化地板的穩(wěn)定性與實木地板的美觀性,而且具有環(huán)保優(yōu)勢。現(xiàn)有技術的家居復合板其在強度、隔熱方面均有待改善。另外,現(xiàn)有技術的家居復合板多為全實心結構,存在質量重、成本高的不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容納物品的強度高、隔熱性能好、耐侯性強、質量輕的隔熱抗老化復合板。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xiàn)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隔熱抗老化復合板,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板層、折流板層、隔熱層、抗老化表層;所述折流板層包括若干根傾斜板、相鄰兩根所述傾斜板之間形成人字形;所述隔熱層包括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原料:水溶性丙烯酸樹脂60~70份、水溶性環(huán)氧樹脂20~25份、高嶺土6~10份、玻璃纖維5~8份、納米珍珠巖3~7份、納米二氧化鈦2~3份、陶瓷纖維2~5份、硅酸鈣粉末1~3份;所述抗老化表層包括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原料:丙烯酸樹脂35~45份、環(huán)氧樹脂25~35份、苯氧基樹脂10~15份、高嶺土6~10份、納米氧化鋅2~5份、納米二氧化鈦2~3份、陶瓷纖維2~5份、硅酸鈣粉末1~3份、La2(WO4)3:Ce4+2~3份。
優(yōu)選地,所述基板層的材質為木基板或者PP板或者PVC板。
優(yōu)選地,所述傾斜板材質為PP板或者PE板。
優(yōu)選地,所述隔熱層包括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原料:水溶性丙烯酸樹脂65份、水溶性環(huán)氧樹脂22份、高嶺土8份、玻璃纖維6份、納米珍珠巖5份、納米二氧化鈦2份、陶瓷纖維3份、硅酸鈣粉末2份。
優(yōu)選地,所述隔熱層包括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水溶性丙烯酸樹脂66份、水溶性環(huán)氧樹脂22份、高嶺土7份、玻璃纖維6份、納米珍珠巖6份、納米二氧化鈦3份、陶瓷纖維3份、硅酸鈣粉末2份。
優(yōu)選地,所述隔熱層包括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備而成:水溶性丙烯酸樹脂62份、水溶性環(huán)氧樹脂24份、高嶺土9份、玻璃纖維7份、納米珍珠巖4份、納米二氧化鈦3份、陶瓷纖維4份、硅酸鈣粉末2份。
優(yōu)選地,所述抗老化表層包括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原料:丙烯酸樹脂40份、環(huán)氧樹脂30份、苯氧基樹脂12份、高嶺土8份、納米氧化鋅4份、納米二氧化鈦3份、陶瓷纖維3份、硅酸鈣粉末2份、La2(WO4)3:Ce4+2份、乙二醇苯醚25份。
優(yōu)選地,所述抗老化表層包括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原料:丙烯酸樹脂42份、環(huán)氧樹脂32份、苯氧基樹脂12份、高嶺土8份、納米氧化鋅4份、納米二氧化鈦3份、陶瓷纖維3份、硅酸鈣粉末2份、La2(WO4)3:Ce4+2份、乙二醇苯醚35份。
優(yōu)選地,所述抗老化表層包括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原料:丙烯酸樹脂35~45份、環(huán)氧樹脂30份、苯氧基樹脂13份、高嶺土8份、納米氧化鋅3份、納米二氧化鈦2份、陶瓷纖維3份、硅酸鈣粉末2份、La2(WO4)3:Ce4+2份、乙二醇苯醚4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信比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合肥信比欣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727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