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共享電動汽車智能充電車庫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72436.0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780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常相輝;馮治杰;陳曉宇;郭翔;胡世杰;劉健翔;周憲政;陳柯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6/02 | 分類號: | E04H6/02;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華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電機構 電動汽車 車庫 主體框架 充電頭 電動汽車充電 智能充電 充電口 共享 電動汽車充電設備 充電操作 杠桿原理 活動連接 智能車庫 承壓板 非系統 插接 車位 電桿 輪胎 充電 鎖定 穿過 鋪設 占用 行駛 | ||
1.一種共享電動汽車智能充電車庫,包括主體框架(10)、面板(20)和充電機構(30),所述面板(20)鋪設于所述主體框架(10)上,所述充電機構(30)與所述主體框架(10)活動連接,所述面板(20)開設有充電口(21),所述充電機構(30)設置有充電頭(31),所述充電頭(31)用于穿過所述充電口(21)并為電動汽車充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框架(10)包括至少兩根并排設置的橫梁(12)和至少兩根并排設置的縱梁(11),所述縱梁(11)的一端為進庫端(110),所述縱梁(11)的另一端為停靠端(111),其中一根所述橫梁(12)連接于所述進庫端(110),另一根所述橫梁(12)連接于所述停靠端(111),所述充電機構(30)包括安裝板(32)、至少兩塊承壓板(33)和至少兩塊連接板(34),所述安裝板(32)和所述連接板(34)均位于所述面板(20)的底部,所述承壓板(33)的一端靠近所述停靠端(111),所述承壓板(33)的另一端與連接板(34)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板(34)的遠離所述承壓板(33)的一端與所述安裝板(32)連接,兩塊所述承壓板(33)和兩塊所述安裝板(32)沿所述安裝板(32)的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連接板(34)與所述縱梁(11)轉動連接,所述面板(20)的與所述承壓板(33)對應的部位開設有第一通孔(22),所述承壓板(33)能夠往復運動于所述第一通孔(22)的兩側,所述充電頭(31)安裝于所述安裝板(32)的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電動汽車智能充電車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頭(31)包括底座(310)、充電部(311)和至少四根連接彈簧(312),所述底座(310)固定于所述安裝板(32)的中間位置,所述底座(310)的截面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四根所述連接彈簧(312)分別設置于所述底座(310)的四個角,所述彈簧的遠離所述底座(310)的一端與所述充電部(31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電動汽車智能充電車庫,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停靠端(111)的所述橫梁(12)設置有兩根復位彈簧(114),所述復位彈簧(114)的一端與所述橫梁(12)固定,所述復位彈簧(114)的另一端與所述承壓板(33)的遠離所述連接板(34)的一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共享電動汽車智能充電車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部(311)為四棱柱型,且所述充電部(311)的截面面積從靠近所述底座(310)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底座(310)的一端逐漸變小,所述電動汽車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充電部(311)相匹配的插孔,所述充電部(311)的頂部設置有充電孔,所述插孔內設置有與所述充電孔相匹配的充電桿,所述充電桿用于與所述充電孔插接,所述充電孔包括梯形孔(313)和圓孔(314),所述梯形孔(313)與所述圓孔(314)連通,所述梯形孔(313)的一端為第一端(3130),所述梯形孔(313)的另一端為第二端(3131),所述第一端(3130)的寬度與所述圓孔(314)的直徑相等,所述梯形孔(313)的寬度從所述第一端(3130)向所述第二端(3131)逐漸增大,且所述第二端(3131)設置于所述圓孔(314)的遠離所述停靠端(111)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電動汽車智能充電車庫,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鎖定機構(40)和控制機構(50),所述鎖定機構(40)設置于進庫端(110),所述鎖定機構(40)包括感應件(41)、驅動件(42)和鎖定件(43),所述感應件(41)用于感知所述電動汽車的出、入庫信號,所述感應件(41)和所述驅動件(42)均與所述控制機構(50)電連接,所述控制機構(50)用于接收所述感應件(41)的信號并控制所述驅動件(42)開啟或者關閉,所述鎖定件(43)包括轉軸(430)和鎖桿(431),所述面板(20)的與所述鎖桿(431)對應的位置開設有第二通孔(23),所述轉軸(430)的一端與所述驅動件(42)連接,所述轉軸(430)的另一端與所述鎖桿(431)的底部連接,所述鎖桿(431)能夠往復運動于所述第二通孔(23)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724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車位
- 下一篇:一種自動停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