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接料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71301.2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7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陽扶;余佳蓉;周萬山;范彬;魏長庚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凌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82 | 分類號: | B65G47/8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彥孚;李永鋒 |
| 地址: | 545006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縱向滑座 橫向滑座 接料托架 電磁鐵 橫向驅動機構 縱向驅動機構 接料機 立柱 抓件 自動接料機 控制系統 落料平臺 推料機構 驅動 工作效率 人工成本 存料架 落料區 移動 均和 架設 延伸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自動接料機,包括接料托架、存料架、接料機立柱和控制系統,所述的存料架設于接料托架和接料機立柱之間,接料托架上設有落料平臺和將落料平臺落料區的工件推齊的推料機構;所述的接料機立柱上設有橫向滑座和縱向滑座,橫向滑座和縱向滑座上分別設置橫向驅動機構和縱向驅動機構,橫向滑座延伸至接料托架上方,縱向滑座通過橫向驅動機構的驅動移動在橫向滑座上,縱向滑座上設有抓件電磁鐵,抓件電磁鐵通過縱向驅動機構的驅動移動在縱向滑座上,所述的推料機構、橫向驅動機構、縱向驅動機構和抓件電磁鐵均和控制系統連接。本發明減少人工成本,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自動接料機。
背景技術
汽車由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個零部件組成,汽車制造就是單個零部件制造完成后進行組裝的過程。汽車零部件制造過程中通常采用輥壓、焊接等工序,如汽車車門上框產品輥壓生產線就是對毛坯件進行輥壓后切斷的過程,該生產線末端設置接料工序,將切斷后的產品進行接料收集,過去的接料方法是用兩根木條架加在裝料箱上輔助接料,然后靠人工再一根根的把條料抽出擺到料架上。該方法雖然簡單,但要求每條輥壓生產線必須配有一個操作工人專門接料,而且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大,另外因出料口與木條高度差較大,條料被切斷后掉下砸到木條上的工件容易造成工件表面凹凸、劃傷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減少人工成本,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的自動接料機。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動接料機,包括接料托架、存料架、接料機立柱和控制系統,所述的存料架設于接料托架和接料機立柱之間,接料托架上設有落料平臺和將落料平臺落料區的工件推齊的推料機構;所述的接料機立柱上設有橫向滑座和縱向滑座,橫向滑座和縱向滑座上分別設置橫向驅動機構和縱向驅動機構,橫向滑座延伸至接料托架上方,縱向滑座通過橫向驅動機構的驅動移動在橫向滑座上,縱向滑座上設有抓件電磁鐵,抓件電磁鐵通過縱向驅動機構的驅動移動在縱向滑座上,所述的推料機構、橫向驅動機構、縱向驅動機構和抓件電磁鐵均和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的推料機構包括推料氣缸、推料桿落料感應器和數量限位器,所述的推料氣缸設于落料平臺的下方,推料氣缸缸體和接料托架鉸接,推料氣缸推桿和推料桿鉸接,推料桿一端和接料托架鉸接,另一端延伸出落料平臺;所述的落料感應器設于落料平臺的落料區,數量限位器設于落料平臺的另一端,落料感應器、數量限位器與推料氣缸均和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的橫向驅動機構包括橫向驅動電機、橫向聯軸器和橫向絲桿,橫向驅動電機輸出端連接橫向聯軸器,橫向聯軸器和橫向絲桿連接,橫向絲桿通過固定座Ⅰ連接于橫向滑座上;所述的縱向驅動機構包括縱向驅動電機、縱向聯軸器和縱向絲桿,縱向驅動電機輸出端連接縱向聯軸器,縱向聯軸器和縱向絲桿的一端連接,縱向絲桿的另一端和抓件電磁鐵連接。
所述的縱向滑座通過橫向驅動機構的驅動移動在橫向滑座上是指,橫向絲桿上設有橫向滑套,縱向絲桿上設有縱向滑套,所述的縱向滑套和橫向滑套連接;所述的抓件電磁鐵通過縱向驅動機構的驅動移動在縱向滑座上是指,所述的縱向驅動電機啟動后通過縱向絲桿的轉動和電機支架滑動在縱向滑座上。
所述的接料托架和接料機立柱上分別設有用于檢測存料架物料高度的光電發射器和光電接收器,光電發射器和光電接收器均和控制系統連接。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發明自動接料機能夠自動對切斷的工件進行接料工作,每條輥壓生產線能夠減少一個接料人工,減少人工成本和勞動強度,避免出現工件掉落時被砸凹凸或劃傷的質量問題,提升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自動接料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放大圖。
圖3為圖1中的B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凌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柳州凌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713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