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麥套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70205.6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34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向東;劉兆新;楊東清;高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G22/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71018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麥 套種 花生 高效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小麥套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油料作物和出口創匯作物,總產居油料作物之首。在國家油脂安全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花生本身具有很強生物固氮能力,其固定的氮素,一方面滿足自身需求,另一方面直接轉移給與其鄰近的禾本科作物,或通過其氮素節約效應,節約土壤氮素供給與其鄰近的禾本科作物,從而為間套作提供了氮素營養保證,因此,花生適宜于多種作物多種方式的間套作。麥套花生具有延長花生的生長期、彌補熱量資源的不足、促進莢果充分發育和改善籽仁品質等優點。
現有技術的麥套花生栽培方法通常集中于套種時期、密度和施肥等方面。但是,在同一種植密度和套種時期下,不同小麥種植行距對麥套花生生理特性也具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花生的產量及品質。
發明內容
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麥套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提供小麥套種花生的最佳種植模式,以提高花生莢果及小麥籽粒的產量。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小麥套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本申請的小麥套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包括:
在種植土壤為砂壤土,速效磷含量29.06mg·kg-1,速效鉀含量59.61mg·kg-1,堿解氮含量60.34mg·kg-1,有機質含量11.52g·kg-1的條件下;
小麥播種行距為固定行距;或者
小麥播種行距為大小行間隔播種;
所述小麥播種行距為固定行距,具體包括:
小麥播種行距為30cm,小麥播種量為90kg/公頃;
小麥行行套種花生,麥套花生穴播每穴兩粒,穴距為22cm,種植密度為1.5×105穴/公頃:
所述小麥播種行距為大小行間隔播種,具體包括:
小麥播種大行行距為40cm,小行行距為20cm,小麥播種量為90kg/公頃;
小麥大行間套種2行花生,小行間不套種花生,麥套花生穴播每穴兩粒,穴距為22cm,種植密度為1.5×105穴/公頃。
本發明提供的小麥套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1、能夠提高花生單株結果數和花生莢果出仁率。
2、能夠提高花生莢果產量和小麥籽粒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配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申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本申請的小麥套種花生高效種植方法包括:在種植土壤為砂壤土,速效磷含量29.06mg·kg-1,速效鉀含量59.61mg·kg-1,堿解氮含量60.34mg·kg-1,有機質含量11.52g·kg-1的條件下;小麥播種行距為固定行距:或者小麥播種行距為大小行間隔播種。
優選地,小麥播種行距為固定行距,具體為:
小麥播種行距為30cm,小麥播種量為90kg/公頃;
小麥行行套種花生,麥套花生穴播每穴兩粒,穴距為22cm,種植密度為1.5×105穴/公頃。
小麥播種行距為大小行間隔播種,具體為:
小麥播種大行行距為40cm,小行行距為20cm,小麥播種量為90kg/公頃;
小麥大行間套種2行花生,小行間不套種花生,麥套花生穴播每穴兩粒,穴距為22cm,種植密度為1.5×105穴/公頃。
下面將給出具體的實施例數據:
本試驗于2015-2016年,在山東農業大學農學實驗站和山東農業大學“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小麥以濟麥22,花生以大花生品種山花108和780-15為試驗材料,試驗用地為壤土,土壤基礎肥力見附表一。
附表一:供試土壤理化性狀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農業大學,未經山東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702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動機溫度多點檢測報警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溫熱流傳感器校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