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工中心加工金屬薄壁件的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69265.6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38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陸峻;郭超;李松領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曾教偉 |
| 地址: | 21000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工 中心 金屬 薄壁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加工中心加工金屬薄壁件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帶鋸床備料;第一次人工時效;銑床粗加工外形,厚度留0.3?0.6mm余量;加工中心虎鉗裝夾粗銑內腔,側壁和深度留0.3mm余量,保證底部厚度4.6mm;第二次人工時效;加工中心采用端面銑刀銑削底部大面去除約0.3mm的余量;銑側壁孔及方框;用真空吸吸附裝夾,中間加壓壓板先精加工兩側臺階尺寸到位,然后工件兩側加壓壓板,再進行精加工內腔尺寸到位。本發明有效的降低了加工時間,減少了加工后零件變形導致的報廢率。通過改進,獲得了一整套加工鋁合金薄壁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藝,把這種方法用到其他類似產品中,使其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產品合格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工中心加工金屬薄壁件的工藝。
背景技術
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機械行業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產品從下訂單到打樣再到批量化生產出貨,周期越來越短,產品卻越來越復雜,要求越來越高,而在通信領域薄壁件的加工一直是個加工難點,暴露出這種鋁合金薄壁零件在切削加工中變形量大,加工周期長,成本過高等問題。迫切需要一種新的加工工藝,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加工中心加工金屬薄壁件的工藝。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加工中心加工金屬薄壁件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帶鋸床備料;
S2:第一次人工時效;
S3:銑床粗加工外形,厚度留0.3-0.6mm加工余量;
S4:加工中心虎鉗裝夾粗銑內腔,側壁和深度留0.3mm加工余量,底部留至少4.6mm厚度;
S5:第二次人工時效;
S6:加工中心采用端面銑刀銑削底部大面去除0.3mm的余量;
S7:銑側壁孔及方框;
S8:裝夾,中間加壓壓板先精加工兩側臺階尺寸到位,然后工件兩側加壓壓板,再進行精加工內腔尺寸到位。
步驟S2的第一次人工時效溫度為220℃±10℃,保溫2小時,同時工件擺放時墊平、橫放,然后隨爐冷卻。
在步驟S3粗加工內腔毛坯后,進行步驟S4的第二次人工時效處理,以去除粗加工中產生的內應力,在180℃±10℃時保溫兩個小時,同時工件擺放時墊平、橫放,然后隨爐冷卻。
步驟S4粗加工內腔毛坯時,采用Φ16mm硬質合金鍵槽刀進行加工,主軸轉速7000r/min,切削深度2mm,刀具每轉切削量為0.08mm,步距按刀具直徑的75%計算為12mm。
步驟S8精加工時,采用Φ12mm硬質合金鍵槽刀進行加工,主軸轉速8000r/min,切削深度0.5mm、精光刀為0.2mm,刀具每轉切削量為0.06mm,步距按刀具直徑的75%計算為9mm。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加工中心加工金屬薄壁件的工藝,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有效的降低了加工時間,降低了加工費用,同時也減少了加工后零件變形導致的報廢率。此外,通過對該薄壁鋁合金件加工工藝和加工方法的改進,獲得了一整套加工鋁合金薄壁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藝,把這種方法用到了其他類似產品中,使其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產品合格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附圖說明
圖1是工藝改進方案中的熱處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金屬薄壁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92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鋼球鏟球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彎管加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