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沉井施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68686.7 | 申請日: | 201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63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龍莉波;余佳駿;戚健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3/08 | 分類號: | E02D23/08;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井 管節 鋼牛腿 沉井施工 架設 鋼管柱 下沉 施工 基坑 垂直狀態 導向構件 方便施工 下沉過程 下降過程 有效控制 垂直度 導向式 灌注樁 可控 挖除 拆除 節約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沉井施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管柱灌注樁導向式可控沉井施工結構,通過每個雙向千斤的頂部連接有管節柱,所述鋼牛腿架設于所述管節柱上,作為沉井下沉過程中的重要導向構件,當需要沉井下沉時,可以將所述鋼管柱所圍成的空間內的基坑內的土不斷挖除,同時拆除架設于所述管節柱上的最下部的鋼牛腿A,然后沉井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下沉至鋼牛腿A上部的鋼牛腿B架設于所述管節柱上的位置。另外,在沉井下降的過程中,如果發生傾斜,可以通過千斤頂對的管節柱高度進行調節,從而保證沉井下降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垂直狀態,從而有效控制沉井下降過程中的垂直度與穩定性,方便施工并降低施工風險,節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沉井施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沉井是修筑深基礎和地下構筑物的一種施工工藝。施工時先在地面或基坑內制作開口的鋼筋混凝土井身,待其達到規定強度后,在井身內部分層挖土運出,隨著挖土和土面的降低,沉井井身藉其自重或在其他措施協助下克服與土壁間的摩阻力和刃腳反力,不斷下沉,直至設計標高就位,然后進行封底。
沉井施工工藝的優點是:可在場地狹窄情況下施工較深(可達50余米)的地下工程,且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可在地質、水文條件復雜地區施工;施工不需復雜的機具設備;與大開挖相比,可減少挖、運和回填的土方量。其存在缺點是施工工序較多、技術要求高、質量控制難,其中沉井下沉過程中的糾偏是沉井施工的關鍵之一,若在沉井下沉過程中不及時糾偏會導致沉井就位后無法糾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沉井施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能夠解決沉井下沉工程中垂直度控制精度低、傾斜、遇特軟土層易產生突沉、操作平臺搭設復雜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沉井施工結構,包括:
在待開挖的基坑底部對稱設置的多根灌注樁;
每根灌注樁的頂端連接有鋼管柱,每根鋼管柱的底端與對應的灌注樁的頂端連接,所述鋼管柱由所述待開挖的基坑延伸至地面;
連接所有鋼管柱的鋼結構平臺,所述鋼結構平臺與所述鋼管柱垂直;
設置于每個鋼管柱的頂端的千斤頂;
每個千斤頂的頂部連接有管節柱;
沉井,所述沉井套設于所述鋼管柱所圍成的空間外,所述沉井的內壁沿軸向對應管節柱的位置間隔設置有鋼牛腿,所述沉井的內壁與所述鋼管柱相鄰,所述鋼牛腿架設于所述管節柱上。
進一步的,在上述結構中,所述鋼結構平臺包括平臺圈梁與橫向鋼梁,其中,所述平臺圈梁將所有鋼管柱連接在一起,所述橫向鋼梁連接于所述平臺圈梁內部。
進一步的,在上述結構中,所述鋼結構平臺的下底面與所述鋼管柱之間連接有鋼斜撐。
進一步的,在上述結構中,所述鋼結構平臺為鏤空結構,所述鋼結構平臺上設置有吊車,所述鋼結構平臺下的基坑內設置有抓斗挖土設備。
進一步的,在上述結構中,所述千斤頂為雙向千斤頂。
進一步的,在上述結構中,所述鋼牛腿為由第一面和第二面連接成的L型結構,所述第一面與所述沉井的內壁連接,所述第二面架設于所述管節柱上。
進一步的,在上述結構中,還包括:水平約束構件,所述水平約束構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面垂直連接,所述水平約束構件與所述管節柱垂直,所述水平約束構件的另一端抵在所述管節柱的側壁上。
進一步的,在上述結構中,還包括:
設置于每個千斤頂上的位移和受力傳感器;
與所述千斤頂、位移和受力傳感器連接的控制器。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面,提供一種沉井其施工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86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