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疊加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64837.1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9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謝紹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紹光 |
| 主分類號: | B65D88/00 | 分類號: | B65D88/00;B65D88/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東省煙臺市煙臺***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殼體 內弧形凹槽 外弧形 凸起 儲糧筒 可疊加 上封蓋 底座 殼體底端 殼體頂端 套接固定 分體式 兩殼體 上殼體 下殼體 最上層 最下層 上端 下端 | ||
本發明一種可疊加的裝置是由上封蓋、外弧形凸起、殼體、內弧形凹槽和底座組成,殼體上端設置外弧形凸起,殼體下端設置內弧形凹槽,相鄰兩殼體通過上殼體設置的內弧形凹槽和下殼體設置的外弧形凸起進行套接固定,上封蓋封住最上層殼體頂端,底座封住最下層殼體底端,利用結構相同殼體的上下端分別相連接,組成分體式儲糧筒,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儲糧筒的層數,使用方便、簡捷實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庭儲糧用具領域,尤指一種可疊加的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農戶家庭儲存的糧食每年約5000億斤,約占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50%。由于農戶儲糧裝具簡陋,保管技術水平低,受鼠害、蟲害和霉變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糧食損失嚴重。據我局抽樣調查,全國農戶儲糧損失率平均為8%左右,每年損失糧食約400億斤,相當于6160萬畝良田糧食產量,為減少農村糧食產后損失,需要改變傳統的農戶儲糧簡陋裝具,并進一步運用新技術,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種可疊加的裝置,其目的是可以解決上述技術之不足,利用結構相同殼體的上下端分別相連接,組成可疊加的裝置的方法,實現農戶糧食儲藏之目的,易于操作,簡單方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可疊加的裝置是由上封蓋、外弧形凸起、殼體、內弧形凹槽和底座組成,殼體上端設置外弧形凸起,殼體下端設置內弧形凹槽,相鄰兩殼體通過上殼體設置的內弧形凹槽和下殼體設置的外弧形凸起進行套接固定,上封蓋封住最上層殼體頂端,底座封住最下層殼體底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結構相同殼體的上下端分別相連接,組成可疊加的裝置,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儲糧筒的層數,使用方便、簡捷實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描述。
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封蓋,2、外弧形凸起,3、殼體,4、內弧形凹槽,5、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所示,本發明一種可疊加的裝置是由上封蓋1、外弧形凸起2、殼體3、內弧形凹槽4和底座5組成,殼體3上端設置外弧形凸起2,殼體3下端設置內弧形凹槽4,相鄰兩殼體通過上殼體設置的內弧形凹槽4和下殼體設置的外弧形凸起2進行套接固定,上封蓋1封住最上層殼體頂端,底座5封住最下層殼體底端。利用結構相同殼體的上下端分別相互連接,組成可疊加的裝置,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儲糧筒的層數,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紹光,未經謝紹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48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包括壓延纖維狀材料的劑量容器
- 下一篇:一種貫通內隔艙的帶內袋的集裝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