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有機物厭氧氨氧化活性污泥的培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64694.4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64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姬丹丹;臧立華;毛家明;李肖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齊魯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 地址: | 250353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物 厭氧氨 氧化 活性污泥 培養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耐有機物的厭氧氨氧化菌群的培養方法,包括步驟A種泥擴大化培養與步驟B菌群馴化培養。采用逐級提高培養液中有機物濃度的方式進行耐有機物馴化培養。菌群在每個有機物濃度的馴化周期為10?15天。步驟A與步驟B均在帶有三相分離器和回流裝置的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中進行,通過給廢水曝氮氣的方式降低廢水中溶解氧至0?0.4mg/L。最終在進水氨氮為200mg/L、進水亞硝酸鹽氮在220mg/L的條件下,在有機物濃度為800mg/L的條件下,總氮去除率能夠達到90%。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培養耐有機物的厭氧氨氧化菌群操作簡便,易于培養,可用于規模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有機物厭氧氨氧化活性污泥的培養方法。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以高COD廢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氮為處理對象的厭氧氨氧化反應器的啟動以及馴化、運行方法。
背景技術
氨氮是水體污染中的重要因素,水中過高的氨氮容易引起水中植物與藻類的過度繁殖,使水體自凈能力減弱,導致水質惡化從而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在現有技術中,高氨氮廢水的的主要處理方法有物化法、高級氧化法和生物法三大類。
其中,物化法有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等方法;物化法存在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反應條件苛刻等缺點,而且物化法也僅能應用于部分行業和領域的廢水處理。高級氧化法主要包括超臨界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濕式氧化法和催化濕式氧化法。高級氧化法的缺點是設備投資大、運行費用高、操作條件較為苛刻,而且經高級氧化法處理的氨氮會轉變成氮氧化合物,仍需進一步處理。而生物法處理氨氮廢水也有如下多種形式,如傳統硝化-反硝化法、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法等等。生物法處理由于其成本低、處理效果徹底、適用面廣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法處理氨氮廢水,是指氨氮廢水先經短程硝化將部分氨氮轉化為亞硝態氮,然后經厭氧氨氧化過程將氨氮與亞硝態氮共同脫除。其中,短程硝化由培養的亞硝化菌群作用下進行,同樣厭氧氨氧化過程是在厭氧氨氧化菌的作用下進行。
厭氧氨氧化菌是一類新發現的厭氧自養型細菌,它能夠將氨氮與亞硝氮按一定的比例轉化為氮氣,有較大的科研價值和工業價值。
在工業上,大部分高氨氮廢水均含有或多或少的有機物。但是,有機物會抑制厭氧氨氧化菌的脫氮效能。目前主流的觀點是有機物會使厭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反硝化菌與厭氧氨氧化菌競爭生長,而厭氧氨氧化菌競爭能力較弱導致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脫氮效率下降。在實驗室中培養厭氧氨氧化菌一般采用不含有機物的人工配制廢水。.
現有技術處理低氨氮、高有機物時的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需要,而如何培養在低氨氮、高有機物條件下能夠正常生長的厭氧氨氧化菌成為一個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在高有機物環境厭氧氨氧化菌群的培養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在高有機物環境厭氧氨氧化菌群的培養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擴大化培養:將現有污泥富集培養成為紅色、高活性的厭氧氨氧化污泥;
B)菌群馴化培養,通過逐級提高人工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對步驟A中富集培養到的厭氧氨氧化菌群進行耐有機物的馴化培養。
所述“厭氧氨氧化菌群進行耐有機物的培養馴化”為,此活性污泥在每個有機物濃度的馴化時間為10-15天。步驟A)與步驟B)均使用UASB反應器進行連續式培養。
步驟A)中所述的現有污泥為厭氧氨氧化污泥與硝化污泥的混合污泥。厭氧氨氧化污泥與硝化污泥的重量比例為1:1~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齊魯工業大學,未經齊魯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469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