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支付操作方法、移動終端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464243.0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46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盧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H04M1/725;G06Q20/32;G06Q20/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協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區北環大道9018***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付 操作方法 移動 終端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支付操作方法、移動終端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含:當接收到支付請求時,將預設的所有支付賬戶顯示于屏幕邊緣;檢測終端的翻轉信號并判斷翻轉信號的翻轉起始位置;在屏幕上展開與終端翻轉起始位置相對應的邊緣處的支付賬戶的支付界面。本發明實現一種更為炫酷的支付操作方法,使支付操作方式更多樣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支付操作方法、移動終端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移動終端,或者叫移動通信終端,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廣義的講包括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POS機甚至包括車載電腦。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是指手機或者具有多種應用功能的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隨著網絡和技術朝著越來越寬帶化的方向的發展,移動通信產業將走向真正的移動信息時代。另一方面,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終端的處理能力已經擁有了強大的處理能力,移動終端正在從簡單的通話工具變為一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這也給移動終端增加了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
移動終端,特別是智能移動終端,具有如下特點。
(1)在硬件體系上,移動終端具備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部件和輸出部件,也就是說,移動終端往往是具備通信功能的微型計算機設備。另外,移動終端可以具有多種輸入方式,諸如鍵盤、鼠標、觸摸屏、送話器和攝像頭等,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輸入。同時,移動終端往往具有多種輸出方式,如受話器、顯示屏等,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2)在軟件體系上,移動終端必須具備操作系統,如Windows Mobile、Symbian、Palm、Android、iOS等。同時,這些操作系統越來越開放,基于這些開放的操作系統平臺開發的個性化應用軟件層出不窮,如通信簿、日程表、記事本、計算器以及各類游戲等,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個性化用戶的需求。
(3)在通信能力上,移動終端具有靈活的接入方式和高帶寬通信性能,并且能根據所選擇的業務和所處的環境,自動調整所選的通信方式,從而方便用戶使用。移動終端可以支持GSM、WCDMA、CDMA2000、TDSCDMA、Wi-Fi以及WiMAX等,從而適應多種制式網絡,不僅支持語音業務,更支持多種無線數據業務。
(4)在功能使用上,移動終端更加注重人性化、個性化和多功能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從“以設備為中心”的模式進入“以人為中心”的模式,集成了嵌入式計算、控制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生物認證技術等,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宗旨。由于軟件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調整設置,更加個性化。同時,移動終端本身集成了眾多軟件和硬件,功能也越來越強大。
雙屏移動終端是一種基于智能終端新提出的具有兩個屏幕的智能移動終端,雙屏移動終端具有全新的使用模式:
1、延展模式,兩塊屏幕拼在一起,提供超大顯示屏,在該模式下,兩塊屏幕的內容連接在一起,更像是一款平板電腦;
2、雙屏模式,兩塊屏幕可以獨立運行不同的應用程序,比如一個屏幕聊天,一個屏幕看電影。甚至,它能讓兩個人,在一款手機上玩多人游戲。
3、鏡像模式,兩款屏幕顯示一樣的內容。在該模式下,兩個人可以同時分享一個內容。
隨著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不斷普及,人們對移動終端操作的便利性、新穎性、個性化等要求也逐漸提高,未來隨著曲面屏、雙面屏手機的逐漸問世,人們必將對手機的可玩性,操作性、娛樂性有更高的體驗需求,而占據重要地位的支付功能,其操作方式也應該有更多的變化,現有移動終端在支付操作方面,方式都相對比較傳統,單一,本發明即可實現一種更為炫酷的支付操作方法,使支付操作方式更多樣化,以期給終端用戶提供更多的可玩性和更好的操作體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支付操作方法、移動終端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旨在解決目前在移動終端支付操作方式單一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42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