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瓷器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463753.6 | 申請日: | 201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477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善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3/36 | 分類號: | C04B33/36;C04B33/13;C04B33/34;C04B33/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市高新開發***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瓷器 配方 制作工藝 方解石 聚氨酯丙烯酸酯 聚乙烯吡咯烷酮 納米二氧化鈦 羥乙基纖維素 滑石 云母 硅烷偶聯劑 煅燒高嶺土 凹凸棒土 聚碳酸酯 抗菌性能 氯醋樹脂 偏磷酸鋁 制備改性 制備基料 改性料 海泡石 焦寶石 聚乳酸 殼聚糖 龍巖土 硼酸鋁 石英砂 碳酸鉛 氧化鎢 氧化鋯 耐熱 牛骨 奇石 燒成 施釉 素燒 修坯 巖棉 粘土 主料 長石 加熱 打磨 | ||
1.一種瓷器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聚氨酯丙烯酸酯、氯醋樹脂、龍巖土、牛骨碳、茗嶺泥、滑石、海泡石、恩州奇石粉、煅燒高嶺土、納米二氧化鈦、硼酸鋁、偏磷酸鋁、氧化鎢、氧化鋯、碳酸鉛、羥乙基纖維素、云母、石英砂、粘土、長石、方解石、焦寶石、巖棉、回青、聚碳酸酯、聚乳酸、硅烷偶聯劑KH-560、凹凸棒土、聚乙烯吡咯烷酮、殼聚糖;
所述聚碳酸酯、聚乳酸、硅烷偶聯劑KH-560、凹凸棒土、聚乙烯吡咯烷酮、殼聚糖的重量比為(12-24):(6-12):(4-9):(3-5):(5-9):(4-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瓷器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聚乳酸、硅烷偶聯劑KH-560、凹凸棒土、聚乙烯吡咯烷酮、殼聚糖的重量比為19.4:11.2:5.8:4.3:6.4:7.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瓷器的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為單位,包括以下原料:聚氨酯丙烯酸酯10-20份、氯醋樹脂5-15份、龍巖土30-50份、牛骨碳10-20份、茗嶺泥4-8份、滑石3-6份、海泡石4-9份、恩州奇石粉5-15份、煅燒高嶺土4-8份、納米二氧化鈦2-6份、硼酸鋁1-5份、偏磷酸鋁4-6份、氧化鎢2-5份、氧化鋯1-3份、碳酸鉛3-6份、羥乙基纖維素2-8份、云母3-9份、石英砂4-8份、粘土2-6份、長石4-6份、方解石3-5份、焦寶石2-5份、巖棉1-4份、回青5-8份、聚碳酸酯12-24份、聚乳酸6-12份、硅烷偶聯劑KH-560 4-9份、凹凸棒土3-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9份、殼聚糖4-8份。
4.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瓷器的配方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聚氨酯丙烯酸酯、氯醋樹脂加入反應釜中,升溫至110-120℃,于400-500r/min攪拌35-45min,然后加入龍巖土、牛骨碳、茗嶺泥、滑石、海泡石、恩州奇石粉、煅燒高嶺土、納米二氧化鈦、硼酸鋁、偏磷酸鋁、氧化鎢、氧化鋯、碳酸鉛、羥乙基纖維素、云母、石英砂、粘土、長石、方解石、焦寶石和巖棉冷混合均勻,繼續升溫至130-150℃,保溫20-40min,于1500-2500r/min轉速攪拌1-2h,卻至室溫即得基料;
S2、將聚碳酸酯和聚乳酸混合均勻,升溫至90-110℃,保溫20-40min,接著加入凹凸棒土和殼聚糖混合均勻,繼續升溫至120-130℃,保溫20-30min,于650-850r/min轉速攪拌30-50min,接著加入硅烷偶聯劑KH-56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勻,降溫至60-80℃,保溫20-40min,然后于500-600r/min攪拌35-55min,即得改性料;
S3、將基料升溫至80-90℃,保溫10-20min,接著加入改性料混合均勻,于850-1250r/min攪拌20-50min,成型后修坯,將修正好的坯體干燥后,于900-1000℃,含5-6%CO還原氣氛中低溫素燒,并將素燒坯打磨光滑,素燒坯施釉加入回青,在1300-1400℃,含8-10%CO的還原氣氛中加熱燒成,冷卻至室溫得到瓷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善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善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46375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